“信息化跨国犯罪”时代与《网络犯罪公约》的中国取舍——兼论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理念重塑和规则重建

被引:55
作者
于志刚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犯罪公约; 刑事实体法; 刑事管辖权; 实害联系原则; 跨国犯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2001年欧盟主导、多国签署的《网络犯罪公约》一度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网络犯罪刑事立法产生过积极影响,也吸引了诸多欧盟以外的国家陆续加入。但是,10年过去了,它在刑事实体法上未能跟上网络犯罪飞速发展的脚步,在刑事管辖权上也难以解决一些现实存在的疑难问题。从整体上判断,中国政府没有加入该《公约》的现实必要性,反而应当总结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理论与经验,及时提出自己主导的制裁网络犯罪的国际公约草案,在国际法律规则制定和起草中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伦敦会议”探讨网络空间合作 [J].
唐岚 .
世界知识, 2011, (24) :58-59
[2]  
信息刑法语境下的法益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建构[J]. 劳伦佐·彼高狄,吴沈括.刑法论丛. 2010(03)
[3]   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网络犯罪立法 [J].
皮勇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9, 21 (02) :15-20
[4]   国际反网络犯罪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网络犯罪公约》为中心 [J].
杨彩霞 .
时代法学, 2008, (03) :104-108
[5]   网络犯罪与刑法的空间效力原 [J].
郑泽善 .
法学研究, 2006, (05) :71-81
[6]   论网络犯罪管辖权的确定 [J].
佴澎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 (01) :23-27
[7]   关于网络空间中刑事管辖权的思考 [J].
于志刚 .
中国法学, 2003, (06) :101-111
[8]   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及其刑事管辖 [J].
韩哲 .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3) :68-71
[9]   欧洲委员会控制网络犯罪公约与国际刑法的新发展 [J].
周文 .
法学评论, 2002, (03) :79-87
[10]  
网络犯罪的十年历程[N]. 那罡.中国计算机报. 2011 (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