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米超高压变质岩中的钛矿化

被引:47
作者
徐珏
陈毓川
王登红
余金杰
李纯杰
傅旭杰
陈振宇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金红石; 钛磁铁矿; 榴辉岩; 超高压变质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4.5 [钻进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摘要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100-2000 m的岩心、矿心的观察、编录揭示主要有经济价值的含钛相是金红石,其次是钛磁铁矿。主要含矿岩石是普通金红石榴辉岩和石英金红石榴辉岩,其次有多硅白云母金红石榴辉岩,蓝晶石金红石榴辉岩,金红石黑云绿帘纤闪石岩(退变的石榴辉石岩)和金红石-含钒钛磁铁矿榴辉岩。划分了四个矿化层位。金红石在矿层中的含量一般为2%-5%(体积),多者高达8%-10%。金红石的TiO2含量在95%(重量)以上,多产于石英榴辉岩、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钛磁铁矿的TiO2含量在49%-55%(重量),钛磁铁矿多见于黄铁矿-金红石-钛磁铁矿榴辉岩(546-608 m岩性段)中,含钛磁铁矿5%-25%,石榴单辉橄榄岩(608-683 m岩性段),含钛磁铁矿达5%-10%和第三含矿层中局部黑云绿帘角闪岩夹层内,含钛磁铁矿可达6%。30个榴辉岩和超铁镁质岩中8种主要造岩矿物148个点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揭示:榴辉岩可分为壳源和幔源两大类,钛磁铁矿富含V、Ni、Cr说明来自幔源,大部分金红石则来自壳源榴辉岩,它们的原岩是 曾经居留地表的基性火成岩,在深俯冲的过程中经超高压变质成为含柯石英的榴辉岩。岩石薄片中金红石和柯石英的假像共存于同一石榴石或绿辉石晶粒中,也见金红石粒内有”柯石英”假象,这清楚说明金红石结晶于超高压的峰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及周边地区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标志的识别 [J].
刘福来 ;
许志琴 ;
杨经绥 ;
张泽明 ;
薛怀民 ;
李天福 .
岩石学报, 2004, (01) :9-26
[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米超高压变质岩岩相学特征与变质变形史 [J].
游振东 ;
苏尚国 ;
梁凤华 ;
张泽明 .
岩石学报, 2004, (01) :43-52
[3]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2050m)榴辉岩岩石化学研究 [J].
张泽明 ;
许志琴 ;
刘福来 ;
游振东 ;
沈昆 ;
杨经绥 ;
李天福 ;
陈世忠 .
岩石学报, 2004, (01) :27-42
[4]   苏北榴辉岩中水晶的形成时代及其对超高压变质岩折返的示踪意义 [J].
王登红 ;
徐珏 ;
陈毓川 ;
李华芹 ;
余金杰 .
地质学报, 2003, (04) :5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