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的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大庆市龙凤区为例

被引:5
作者
明开宇
雷国平
张慧
高君峰
张忠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居住用地; 集约利用;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R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1404 ;
摘要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以大庆市龙凤区居住用地为研究区域,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构建了龙凤区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了2010年龙凤区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龙凤区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并且空间差异显著。研究区居住用地集约度处于高度、较高、中等、低度的土地面积分别占到居住用地总面积的12.81%,11.69%,38.35%,36.20%,且居住用地集约度以黎明区块为最高,卧里屯区块最低;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促进龙凤区居住用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建议,为龙凤区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提供了基础支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煤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驱动因子分析——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为例 [J].
化龙雷 ;
雷国平 ;
张慧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1) :212-216+221
[2]   西宁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J].
宋成舜 ;
翟文侠 ;
陈志 ;
刘成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04) :101-106
[3]   石油城市经济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J].
高志昊 ;
宋戈 ;
张远景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03) :162-167
[4]   基于功能区的西宁市商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J].
宋成舜 ;
黄莉敏 ;
翟文侠 ;
刘成武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3) :98-102
[5]   基于集约评价的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与产出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J].
罗栋 ;
张根寿 ;
王海军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06) :153-157
[6]   基于系统协调度的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J].
沈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4) :202-206
[7]   福建省工业用地效率分析与集约利用评价 [J].
黄大全 ;
洪丽璇 ;
梁进社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79-486
[8]   基于AHP的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效益——以大连市为例 [J].
李澜涛 ;
任学慧 ;
邱建涛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9, 26 (02) :6-10
[9]   森工城市转型期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 [J].
宋戈 ;
张文雅 ;
马和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10) :31-38
[10]   乡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J].
赵丽 ;
付梅臣 ;
张建军 ;
郑新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2) :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