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受虐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世昌 [1 ]
杜爱玲 [2 ]
张亚林 [3 ]
王芙蓉 [4 ]
郭果毅 [5 ]
机构
[1]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
[2]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3] 中南大学
[4]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5] 湘潭市卫生学校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精神卫生; 横断面调查; 儿童受虐量表; 信度; 效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1 [心理学研究方法];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目的编制一套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儿童受虐量表。由儿童自评,对其受虐的程度作出定量评估,为研究儿童受虐提供一个可操作的量化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修订既往量表中的相关条目,建立条目库。经相关专家评定,筛选出效价高的条目。在湘潭市某中学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及湘潭市某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新生中施测,有效问卷871份。通过儿童受虐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等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形成由35条目构成儿童受虐量表。该量表由躯体虐待、言语虐待、性虐待3个分量表组成。儿童受虐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重测相关系数0.88。各分量表躯体虐待分量表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3~0.86,重测相关系数0.81~0.88之间。躯体受虐分量表、言语虐待分量表、性虐待分量表各条目在各层面的各条目的负荷为0.33~0.74。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为3.81,拟合优度指数为0.91,Tucker-Lewis指数为0.89,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4。该量表能有效地证明儿童受虐的程度与父母养育方式及儿童个性等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儿童受虐量表条目区分度符合测量学要求,具有较为理想的信度、效度。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儿童期虐待与人格的形成 [J].
朱相华 ;
耿德勤 ;
赵后锋 ;
杨永杰 ;
李娇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 (06)
[2]  
受虐儿童父母个性特征及其情感表达方式[J]. 杨世昌,杜爱玲,王新友,李恒芬.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10)
[3]   国内儿童受虐状况研究 [J].
杨世昌 ;
杜爱玲 ;
张亚林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5) :552-554
[4]   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探讨 [J].
杨世昌 ;
张亚林 ;
郭果毅 ;
黄国平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01) :16-17
[5]   受虐待儿童的心理病理学研究 [J].
周世杰 ;
姚树桥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04) :273-275
[6]   小学生人格的综合性维度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 [J].
李翔 ;
朱相华 ;
李娇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8, (01)
[7]   Trajectories of delinquency and parenting styles [J].
Hoeve, Machteld ;
Blokland, Arjan ;
Dubas, Judith Semon ;
Loeber, Rolf ;
Gerris, Jan R. M. ;
van der Laan, Peter H. .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8, 36 (02) :223-235
[8]  
The Sexual and Physical Abuse Questionnaire (SPAQ)[J] . C.G Kooiman,A.W Ouwehand,M.M ter Kuile.Child Abuse & Neglect . 200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