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格的综合性维度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

被引:4
作者
李翔
朱相华
李娇
机构
[1] 徐州市彭城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2]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
关键词
小学生; 人格; 横断面调查; 儿童虐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人格特质和受虐待情况。结果女生的他人指向特点和事物指向特点得分高于男生[他人指向特点(107.9±11.3)分,(97.2±16.3)分,F=18.57,P<0.01;事物指向特点(180.1±20.8)分,(165.6±24.8)分,F=8.58,P<0.01],受虐待者的他人指向特点和事物指向特点得分低于未受虐待者[他人指向特点(99.4±16.7)分,(104.8±13.4)分,t=2.12,P<0.05;事物指向特点(167.4±24.4)分,(176.5±23.0)分,t=2.37,P<0.05]。虐待(除性虐待外)与自我指向特点、他人指向特点和事物指向特点呈负相关(r=-0.176~-0.369,P<0.05)。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对自我指向特点、他人指向特点和事物指向特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32~-0.341,t=1.974~5.068,P<0.05);性别对他人指向特点和事物指向特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279~0.333,t=3.886~4.953,P<0.01)。结论小学生的人格特质存在性别差异,人格特质的形成受受虐待经历的影响。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J].
朱相华 ;
李娇 ;
杨永杰 ;
魏贤玉 ;
田玉湘 ;
乔娟 ;
左晓伟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1) :1045-1047
[2]   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的编制 [J].
王登峰 ;
崔红 ;
胡军生 ;
陈侠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03) :110-115
[3]   儿童期虐待对中专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态度的影响 [J].
朱相华 ;
梁光利 ;
李娇 ;
魏贤玉 ;
田玉湘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07) :462-464
[4]   儿童期虐待对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交功能的影响 [J].
朱相华 ;
魏贤玉 ;
王成东 ;
李娇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05) :407-408
[5]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与QZPS-SF)的常模 [J].
王登峰 ;
崔红 .
心理学探新, 2004, (04) :43-51
[6]   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J].
高雪屏 ;
于素维 ;
苏林雁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01) :36-38
[7]   受虐待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与虐待经历的关系 [J].
朱相华 ;
杨永杰 ;
李娇 ;
龚广厚 ;
刘华 ;
陶敏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7, (01)
[8]  
发展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DavidR.Shaffer著, 2005
[9]  
Long-term effect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histo-ry on gender-relate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Rosen LN,Martin L. Child Abuse&Neglect . 1998
[10]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in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ndrea P,Anne F,Peter 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