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城区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

被引:5
作者
缪卫东 [1 ]
朱锦旗 [2 ]
沈鲁勤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3] 扬州市国土局
关键词
扬州市; 地面沉降; 地下水位; 合理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扬州市城区第四纪地层覆盖差异很大,明显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扬州城区西南部仅为全新统和上更新统沉积,厚度较薄;而扬州城区东北部,第四纪地层发育较全,厚度较大。地层上的差异使得扬州市城区地下水的开采也呈现出差异性:城区地下水主采层第II、第III承压含水层主要在城区东北部,西部、南部缺失。由于主要开采层集中在东北部,加之较长期的地下水过量开采,使得本区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主要分布在城区北部。通过对20年前测量过的一些水准点和监测井的水准复测,证实扬州市城区确实有地面沉降的发生。但扬州城区的地面沉降量并不是很大。结合地质水文条件的分析,文章提出地下水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上(-30 m)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较小的观点,认为应合理控制开发地下水。针对扬州市城区的地面沉降现状,提出在现有地面沉降监测设施的基础上,再补建一些地面沉降监测GPS标石点,对一些重点区应加密布设。同时,密切关注地下水位的变化,预防严重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东南沿海地面沉降类型及其特点 [J].
许乃政 ;
姜月华 ;
王敬东 ;
刘红樱 ;
贾军元 .
灾害学, 2005, (04) :67-72
[2]   关于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J].
郑铣鑫 ;
武强 ;
侯艳声 ;
应玉飞 .
地球学报, 2002, (03) :279-282
[3]   环渤海地区地面沉降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J].
朱建军 .
灾害学, 2000, (02) :53-56
[4]   河北平原的地面沉降 [J].
陈绍绪,王川华,刘素英,聂宝华 .
灾害学, 1994, (01) :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