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南沿海地面沉降类型及其特点

被引:18
作者
许乃政
姜月华
王敬东
刘红樱
贾军元
机构
[1]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沉降特点; 东南沿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东南沿海是我国地面沉降发育严重的地质灾害区,按照形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分为超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软土地基地面沉降与工程性地面沉降,各类型呈现出各自的沉降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江苏沿海地区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环境地质问题 [J].
黄敬军 ;
陆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06) :64-68
[2]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 [J].
左三胜 ;
赵志祥 .
灾害学, 2004, (02) :49-52
[3]   福州市温泉区地面沉降分析 [J].
樊秀峰 ;
吴振祥 ;
简文彬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4, (02) :89-92
[4]   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对策 [J].
张建国 ;
魏平新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04) :47-51
[5]   中国地面沉降及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J].
薛禹群 ;
张云 ;
叶淑君 ;
李勤奋 .
第四纪研究, 2003, (06) :585-593
[6]   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 [J].
龚士良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03) :27-34
[7]   苏南太湖流域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其防治对策 [J].
张落成 ;
陈振光 ;
吴楚材 .
湖泊科学, 2003, (03) :257-262
[8]   1921~2000年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J].
张维然 ;
段正梁 ;
曾正强 ;
石宏平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743-748
[9]   浙江省滨海平原地面沉降现状及防治对策 [J].
赵建康 ;
孙乐玲 ;
刘思秀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3, (02) :16-20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 [J].
方正 ;
武健强 ;
赵建康 .
上海地质, 2003, (0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