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标记分析籼粳亚种间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14
作者
张建勇
袁佐清
李仕贵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山东淄博
[3] 山东淄博
[4] 四川温江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D O I
10.13367/j.cnki.sdgc.2005.02.006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208对引物中具有多态性的引物123对,占所用引物的59.13%.不同染色体的微卫星分析的多态性不同,染色体9,10微卫星的多态性高于其它染色体,染色体12上的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最差,仅为46.15%.聚类分析表明,所有的供试材料可分为两群,即籼稻群和粳稻群.聚类结果与亲本材料亲缘关系基本一致,说明微卫星标记能较好地区分籼稻和粳稻.由于农艺性状是基因表达的结果,易受环境影响,聚类结果不能从整体上充分反应品种间的遗传变异.42份常用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聚类分析表明,恢复系和不育系遗传基础均较狭窄,但恢复系和不育系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J].
朱作峰 ;
孙传清 ;
付永彩 ;
张培江 ;
王象坤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12) :1437-1441
[2]   利用分子标记预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J].
何光华 ;
侯磊 ;
李德谋 ;
罗小英 ;
牛国清 ;
唐梅 ;
裴炎 .
遗传学报, 2002, (05) :438-444
[3]   利用水稻功能基因SSR标记鉴定水稻种质资源 [J].
赵勇 ;
杨凯 ;
Akbar Ali Cheema ;
翁跃进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4) :349-353
[4]   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杂交水稻主要恢复系遗传差异的检测分析 [J].
段世华 ;
毛加宁 ;
朱英国 .
遗传学报, 2002, (03) :250-254
[5]   RFLP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J].
张培江 ;
才宏伟 ;
袁平荣 ;
占新春 ;
阮新民 ;
孙传清 ;
何立斌 ;
孙明 .
杂交水稻, 2001, (05) :53-57
[6]   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栽培稻和野生稻亲缘关系 [J].
何予卿 ;
张宇 ;
孙梅 ;
何光存 ;
王松文 ;
朱英国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1, (02) :123-127
[7]   杂交粳稻亲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研究简报) [J].
梁婉琪 ;
黄亚红 ;
潘爱虎 ;
曾令珂 ;
张大兵 ;
袁勤 ;
全立勇 ;
曹黎明 ;
倪林娟 .
上海农业学报, 2001, (02) :33-36
[8]   应用微卫星标记鉴别水稻籼粳亚种 [J].
樊叶杨 ;
庄杰云 ;
吴建利 ;
孙宝龙 ;
郑康乐 .
遗传, 2000, (06) :392-394
[9]   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中国主要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差异 [J].
李云海 ;
肖晗 ;
张春庆 ;
胡国成 ;
于永红 ;
贾继增 ;
孙宗修 .
植物学报, 1999, (10) :38-43
[10]   我国籼型杂交水稻育种现状、问题与对策 [J].
王三良,许可 .
杂交水稻, 1996, (0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