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区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细菌病原构成及其耐药性对比研究

被引:18
作者
王喆
季伟
郭红波
陶云珍
丁云芳
机构
[1]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感染; 交叉感染; 肺炎; 抗药性; 纸片扩散抗菌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与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细菌病原构成及耐药性的差异。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12月间住院治疗并且痰细菌学培养阳性的241例CAP和116例HAP患儿,采用传统手工方法鉴定分离细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AP中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分别占42.2%(106/251)和12.4%(31/251);HAP中肠杆菌科及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占88.2%(127/144)。CAP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HAP检出率为66.7%(8/12)。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院内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的1.5倍以上,分别为37.5%(6/16)和75.6%(31/41)、37.5%(6/16)和78.0%(32/41)、50.0%(8/16)和90.2%(37/41)、12.5%(2/16)和51.2%(21/41)、12.5%(2/16)和56.0%(23/41);阴沟肠杆菌对庆大霉素、SMZ+TMP、头孢哌酮舒巴坦的院内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的1.5倍以上,分别为0和63.6%(7/11)、20.0%(1/5)和63.6%(7/11)、0和54.5%(6/1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哌酮的院内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的1.5倍以上,分别为0和46.7%(7/15)、9.1%(1/11)和60.0%(9/15)、18.2%(2/11)和80.0%(12/15);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的院内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的1.5倍以上,分别为0和50.0%(9/18)、0和38.9%(7/18)、0和55.6%(10/18)、0和50.0%(9/18)、33.3%(2/6)和94.4%(17/1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在CAP和HAP中分别为84.6%(1 1/13)、93.3%(14/15)(χ2=0.553,P>0.05)和81.3%(13/16)、95.1%(39/41)(χ2=2.767,P>0.05),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 CAP病原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HAP以肠杆菌科及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在HAP的耐药率总体高于CAP。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沙地区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J].
漆涌 ;
伍勇 ;
陶莹 ;
戴春梅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8, (11) :701-702+709
[2]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病原菌检测分析[J]. 黄璐,季伟,吴军华,骆亚丽.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22)
[3]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J]. 陆权.中华儿科杂志. 2007(02)
[4]   2005年我国五家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监测研究 [J].
王辉 ;
孙宏莉 ;
陈民钧 ;
胡必杰 ;
俞云松 ;
孙自庸 ;
褚云卓 ;
徐英春 ;
谢秀丽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10) :873-877
[5]   我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 [J].
李家泰 ;
李耘 ;
王进 ;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 .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12) :31-41
[7]  
Epidemiolog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atterns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1702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Singapore[J] . Wen C.CHIANG,Oon H.TEOH,Chia Y.CHONG,AnneGOH,Jenny P.L.TANG,Oh M.CHAY.Respirology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