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新品种“黄海2号”的培育

被引:35
作者
孔杰
罗坤
栾生
王清印
张庆文
张天时
孟宪红
王伟继
阮晓红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多性状复合育种; 生长速度; 存活时间; 抗白斑综合征病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22 [虾的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选取中国对虾"黄海1号"、"即抗98"2个养殖群体,朝鲜半岛南海群体、乳山湾群体、青岛沿岸群体及海州湾群体4个自然群体,采用不平衡巢式交配设计方案,于2005年建立了中国对虾育种的基础群体。设计并建立了中国对虾的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选育的目标性状为生长速度、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后的存活时间及养殖存活率。结果显示,养殖170 d收获体质量的遗传力为0.22,抗WSSV存活时间的遗传力为0.14,存活率的遗传力为0.03。采用BLUP法估算个体育种值,通过百分比加权的形式,分别赋予生长速度、抗WSSV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的加权值为80%、15%和5%,并对性状育种值进行标准化,获得综合选择指数;按照每个家系及个体的综合选择指数大小进行家系间及家系内留种,并根据系谱信息,设计交配方案,将每代的近交系数控制在1%以内。选育4代后的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每代的遗传进展为生长速度,13.56%;抗病力,6.76%;存活率,5.05%。3个性状中,收获体质量的遗传力最高、加权最大,每代获得的遗传进展稳定在12%以上;抗WSSV存活时间与存活率遗传力较低,每代获得的遗传进展相对小且不稳定。实验培育的新品种"黄海2号"于2009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可在适合中国对虾的养殖区进行推广养殖。
引用
收藏
页码:1854 / 18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2005~2009年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和桃拉综合征的流行情况分析 [J].
冯东岳 ;
钱冬 .
南方水产科学, 2011, 7 (01) :78-83
[2]   凡纳滨对虾的选育与家系的建立 [J].
陈锚 ;
吴长功 ;
相建海 ;
黄皓 ;
刘小林 ;
刘翠红 ;
何建国 ;
孙成波 .
海洋科学, 2008, 32 (11) :5-8+55
[3]   基于表型值和育种值的中国对虾生长、抗逆性状相关分析 [J].
栾生 ;
孔杰 ;
张天时 ;
罗坤 ;
杨翠华 ;
田燚 ;
王清印 .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03) :14-20
[4]   水产动物育种分析与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J].
栾生 ;
孔杰 ;
王清印 ;
张晓明 ;
张兆明 ;
胡红浪 ;
孙喜模 .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03) :92-100
[5]   中国对虾快速生长新品种“黄海1号”的人工选育 [J].
李健 ;
刘萍 ;
何玉英 ;
宋全山 ;
牟乃海 ;
王清印 .
水产学报, 2005, (01) :1-5
[6]   中国明对虾抗白斑综合症病毒分子标记的筛选 [J].
孟宪红 ;
孔杰 ;
刘萍 ;
马春艳 ;
李颖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1) :14-19
[7]   应用PCR和RT-PCR技术对4种对虾病毒的检测 [J].
史成银 ;
黄倢 ;
杨冰 ;
宋晓玲 ;
徐怀恕 .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1) :1-5
[8]  
中国对虾高健康养殖品种选育的初步研究[J]. 李健,王清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S1)
[9]   1993─1994年对虾暴发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J].
蔡生力,黄,王崇明,宋晓玲,孙修涛,于佳,张岩,杨丛海 .
水产学报, 1995, (02) :112-119
[10]   日本发生病毒性虾病造成对虾大量死亡 [J].
迟英杰 .
中国水产, 1994, (12)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