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华北聚煤区南部煤变质作用类型及其控制因素探讨
被引:9
作者
:
钟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钟宁宁
曹代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曹代勇
机构
:
[1]
江汉石油学院
[2]
北京研究生部
来源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2年
/ 03期
关键词
:
煤变质作用;
热液变质作用;
古地热-变质系统;
晚古生代煤系;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华北聚煤区南部晚古生代煤系的煤在深成变质基础上,普遍经历了古地热场的叠加作用,促使高变质煤种的形成和明显的煤变质分带性。本文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本区煤变质特征,尤其强调了区域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对煤变质作用的控制。从古地热异常形成机制出发,提出热液变质作用模式以及古地热-变质系统的概念。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划分出三个煤变质分区:豫西气水热液变质区、永夏淮北岩浆热变质区、平顶山淮南深成变质区。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河南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煤热变质作用下的变化——地下水热液对煤变质作用影响的初步探讨
[J].
钟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湖北沙市
钟宁宁
;
任德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湖北沙市
任德贻
.
地质论评,
1990,
(02)
:130
-139
[2]
论豫西北无烟煤的变质成因
[J].
郝永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煤田地质公司实验室
郝永富
.
中国煤田地质,
1989,
(01)
:19
-24+107
[3]
华北断块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岩石圈动力学模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抗
;
赵永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赵永贵
;
蔡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蔡新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信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贵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海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贝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湘山
.
地质学报,
1983,
(01)
:33
-42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杏垣
;
刘和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刘和甫
;
王维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王维襄
;
汪一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83,
(01)
:22
-32
[5]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特征与地质因素探讨[M]. 地质出版社 , 杨 起等著, 1988
[6]
水文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沈照理 主编, 1985
←
1
→
共 6 条
[1]
河南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煤热变质作用下的变化——地下水热液对煤变质作用影响的初步探讨
[J].
钟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湖北沙市
钟宁宁
;
任德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湖北沙市
任德贻
.
地质论评,
1990,
(02)
:130
-139
[2]
论豫西北无烟煤的变质成因
[J].
郝永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煤田地质公司实验室
郝永富
.
中国煤田地质,
1989,
(01)
:19
-24+107
[3]
华北断块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岩石圈动力学模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抗
;
赵永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赵永贵
;
蔡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蔡新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信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贵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海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贝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湘山
.
地质学报,
1983,
(01)
:33
-42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杏垣
;
刘和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刘和甫
;
王维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王维襄
;
汪一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83,
(01)
:22
-32
[5]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特征与地质因素探讨[M]. 地质出版社 , 杨 起等著, 1988
[6]
水文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沈照理 主编, 198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