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类和地理差异看亚洲栽培稻的耐盐性

被引:3
作者
张尧忠
IDA
飞田哲
仙北俊弘
长峰司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昆明
[2] 中央作物研究所! Bogor
[3] 印度尼西亚
[4] 日本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冲绳支所
[5] 日本
[6] 农林水产省农林水产技术会议事务局!日本
[7] 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 耐盐性; 分类; 地理差异; 等位基因;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0.03.00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水稻发芽期,筛选耐盐性品种的最适NaC1浓度是1.5%。在这个浓度 下,调查了九个亚洲国家的306个品种的耐盐性。参照程氏形态分类法的稃毛标准 将参试品种分成籼和粳,籼稻品种比粳稻更耐盐。酯酶( Est)同工酶分析也印证 了这一结果。酯酶同工酶的等位基因 Est-22、Est.32和 Est.41可以用来鉴别籼稻品 种,而Est.2°、Est-31和Est-4°可以识别粳稻品种。具有等位基因Est-22、Est-33和 Est-41的品种比具有Est-2°、Est-31和Est-4°的品种更耐盐。比较七个酯酶同工酶 酶谱的品种耐盐性,发现有70%的具有Est-22的品种在1.5%NaC1浓度下发芽率 超过50%。因此,等位基因N Est-22可能是品种耐盐性的一个标志。大多数马来西 亚的品种是耐盐的,其次为缅甸、中国和孟加拉的品种。大多数泰国、菲律宾和日 本的品种对盐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从酯酶同工酶看亚洲稻的地理起源及亚种演化 [J].
张尧忠 ;
程侃声 ;
贺庆瑞 .
西南农业学报, 1989, (04) :1-6
[2]   水稻酯酶酶谱的定量分析 [J].
张尧忠 ;
程侃声 ;
周汇 ;
贺庆瑞 .
西南农业学报, 1989, (03) :43-50
[3]   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Ⅲ云南的光壳稻 [J].
王象坤 ;
陈一午 ;
程侃声 ;
卢义宣 ;
罗军 ;
黄遥威 ;
刘光荣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4, (04) :333-343
[4]  
Genetic analysis of salinity tolerance in rice ( Oryza sativa L.).[J].G. B. Gregorio;D. Senadhira.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