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主养草鱼池塘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和氮磷收支
被引:40
作者:
高攀
[1
]
蒋明
[2
]
赵宇江
[1
]
吴凡
[2
]
刘伟
[1
,2
]
冷向军
[3
]
文华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3]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草鱼;
池塘养殖;
水质;
氮收支;
磷收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112 [草鱼(鲩)];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在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品种的8个标准池塘中分别投喂两种商品饲料,进行为期283 d的养殖试验,饲养期间分10次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检测,起捕后对生长性能和氮、磷收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氨氮、硝态氮、悬浮物含量逐渐增大,9月23日时达到最大值,亚硝态氮、总氮含量在11月1日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均显著下降,水体总磷含量持续升高,在试验结束时达到最大值。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悬浮物和总磷含量在整个养殖期间变化范围分别为0.28~0.92 mg/L,0.03~0.13 mg/L,0.08~0.75 mg/L,2.24~3.92 mg/L,29.33~90.67 mg/L,0.19~0.63 mg/L,养殖结束时含量比养殖前含量分别升高104%114%,74%122%,687%694%,48%52%,121%131%和215%238%。池塘中以鱼体形式产出的氮、磷分别占投入总氮、总磷的35.4%37.9%和18.9%20.2%。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