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的添加内标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5
作者
张红芝 [1 ]
顾其芳 [1 ]
刘弘 [2 ]
崔林 [1 ]
刘玥 [1 ]
机构
[1]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测实验室
[2]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与食源性疾病防治科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PCR检测; 内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3 [饮食中毒与饮食性疾病的预防];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建立并评价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添加内标(internal control,IC)的PCR方法。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副溶血性弧菌中特异基因toxR和tlh,设计引物,toxR中900 bp的特异序列为目的片段;tlh中522bp的特异序列为添加片段,利用复合引物法构建IC,建立PCR检测体系。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添加IC的PCR检测体系,利用该体系对副溶血性弧菌和非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检查,结果显示,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模板的PCR反应可扩增到900 bp和560 bp的特异片段,而以非副溶血性弧菌为模板的反应扩增到一条560 bp的IC片段。该方法对DNA灵敏度的检测极限是0.5 pg/μl,此时IC的最佳添加浓度是0.5 fg/μl。并对多份水产品的检测结果也证实其能起到很好的指示假阴性作用。结论:添加内标的PCR方法能够准确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排除假阴性干扰。
引用
收藏
页码:921 / 9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添加有扩增内标的副溶血弧菌PCR检测方法 [J].
何晓华 ;
余水静 ;
陈万义 ;
施春雷 ;
孟江洪 ;
史贤明 .
微生物学报, 2010, 50 (03) :387-394
[2]   2000-2007年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致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及对策 [J].
田明胜 ;
郑雷军 ;
彭少杰 ;
李洁 ;
张磊 ;
戚柳彬 ;
赵宇翔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 (06) :514-517
[3]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二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J].
徐晓可 ;
吴清平 ;
张菊梅 ;
杨小鹃 ;
周艳红 .
食品与机械, 2008, (03) :90-93
[4]   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定量检测分析 [J].
程苏云 ;
张俊彦 ;
王赞信 ;
童贵忠 ;
孟真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02) :336-338
[5]   200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监测资料分析附视频 [J].
刘秀梅 ;
陈艳 ;
樊永祥 ;
王茂起 .
卫生研究, 2006, (02) :201-204
[6]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from seafoods along the southwest coast of India [J].
Chakraborty, Rekha D. ;
Surendran, P. K. ;
Joseph, Toms C. .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2008, 24 (10) :2045-2054
[7]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southern Italian shellfish[J] . Angela Di Pinto,Giuseppina Ciccarese,Rita De Corato,Lucia Novello,Valentina Terio.Food Control . 2007 (11)
[8]   Development and use of an internal standard for oyster herpesvirus 1 detection by PCR [J].
Renault, T ;
Arzul, I ;
Lipart, C .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04, 121 (01) :17-23
[9]  
Utility of an internal control for evaluation of a Mycoplasma meleagridis PCR test[J] . Pierre-Yves Moalic,Fabienne Gesbert,Isabelle Kempf.Veterinary Microbiology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