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天津一次持续低能见度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2
作者:
姚青
[1
,2
]
韩素芹
[1
]
蔡子颖
[1
]
机构:
[1]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低能见度;
霾;
细粒子;
污染;
后向轨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9年1月天津发生了一次持续低能见度事件,从气象条件、污染演化过程和气流后向轨迹等方面分析该次事件是由以细粒子为主的灰霾天气所引起。分析表明,细粒子质量浓度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细粒子在可吸人颗粒物中的富集,是造成持续性污染和能见度连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西南暖湿气流控制下的静稳天气有利于污染物聚集,而以大风降温为标志的冷锋过境是细粒子清除的重要机制;能见度的周期性变化主要依赖于细粒子的富集和污染物的快速清除,并且这一过程受到周期性天气系统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69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