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2009年秋末山西大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5
作者
:
田淑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气象台
山西省气象台
田淑欣
[
1
]
田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局
山西省气象台
田欣辉
[
2
]
亢晋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气象局
山西省气象台
亢晋芳
[
3
]
郝建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气象台
山西省气象台
郝建萍
[
1
]
朱保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气象局
山西省气象台
朱保平
[
4
]
机构
:
[1]
山西省气象台
[2]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局
[3]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气象局
[4]
山西省气象局
来源
:
气象科技
|
2011年
/ 39卷
/ 03期
关键词
:
暴雪;
低空急流;
水汽辐合;
云顶亮温;
D O I
:
10.19517/j.1671-6345.2011.03.006
中图分类号
: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摘要
:
利用高空、地面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9年11月9—12日山西出现的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场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强盛的西南气流和低层东北气流以及地面回流为暴雪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流场配置,500 hPa阶梯槽和700 hPa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的持续及水汽的辐合为这次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卫星云图上云顶亮温值小于等于-50℃的低值区与强降雪落区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辽宁省特大暴风雪(雨)极端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J].
高松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高松影
;
孙连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孙连强
;
刘天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刘天伟
;
何宝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葫芦岛市气象台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何宝财
.
气象科技,
2009,
(02)
:175
-180
[2]
一次回流与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雪天气分析
[J].
赵桂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气象台
赵桂香
.
气象,
2007,
(11)
:41
-48
[3]
2007年3月3—5日辽宁特大暴雪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传雷
;
蒋大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蒋大凯
;
陈艳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陈艳秋
;
袁子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袁子鹏
;
孙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孙欣
;
韩江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韩江文
;
卢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卢娟
;
才奎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才奎志
;
何宝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葫芦岛市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何宝财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5)
:17
-25
[4]
2005年11月哈密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阿衣夏木·尼亚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阿衣夏木·尼亚孜
;
孔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孔期
;
杨贵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杨贵名
.
气象,
2007,
(06)
:67
-74
[5]
青海南部地区初冬雪灾变化及环流特征
[J].
王希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王希娟
;
时兴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时兴合
;
徐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徐亮
;
张景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张景华
.
气象科技,
2007,
(03)
:345
-350
[6]
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大暴雨结构和维持机制分析
[J].
矫梅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矫梅燕
;
毕宝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毕宝贵
;
鲍媛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鲍媛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泽椿
.
大气科学,
2006,
(03)
:475
-490
[7]
对2003~2005年荆门市4次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汪高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荆门市气象局
荆门市气象局
汪高明
;
徐双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荆门市气象局
徐双柱
.
湖北气象,
2005,
(04)
:13
-15
[8]
威海市冬季暴雪的天气气候特征
[J].
周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气象局
周淑玲
;
闫淑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气象局
闫淑莲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气象局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3,
(03)
:183
-185+189
[9]
高等天气学.[M].丁一汇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
←
1
→
共 9 条
[1]
辽宁省特大暴风雪(雨)极端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J].
高松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高松影
;
孙连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孙连强
;
刘天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刘天伟
;
何宝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葫芦岛市气象台
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台
何宝财
.
气象科技,
2009,
(02)
:175
-180
[2]
一次回流与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雪天气分析
[J].
赵桂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气象台
赵桂香
.
气象,
2007,
(11)
:41
-48
[3]
2007年3月3—5日辽宁特大暴雪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传雷
;
蒋大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蒋大凯
;
陈艳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陈艳秋
;
袁子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袁子鹏
;
孙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孙欣
;
韩江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韩江文
;
卢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卢娟
;
才奎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才奎志
;
何宝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葫芦岛市气象台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何宝财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5)
:17
-25
[4]
2005年11月哈密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阿衣夏木·尼亚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阿衣夏木·尼亚孜
;
孔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孔期
;
杨贵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杨贵名
.
气象,
2007,
(06)
:67
-74
[5]
青海南部地区初冬雪灾变化及环流特征
[J].
王希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王希娟
;
时兴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时兴合
;
徐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徐亮
;
张景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气象台
张景华
.
气象科技,
2007,
(03)
:345
-350
[6]
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大暴雨结构和维持机制分析
[J].
矫梅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矫梅燕
;
毕宝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毕宝贵
;
鲍媛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鲍媛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泽椿
.
大气科学,
2006,
(03)
:475
-490
[7]
对2003~2005年荆门市4次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汪高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荆门市气象局
荆门市气象局
汪高明
;
徐双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荆门市气象局
徐双柱
.
湖北气象,
2005,
(04)
:13
-15
[8]
威海市冬季暴雪的天气气候特征
[J].
周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气象局
周淑玲
;
闫淑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气象局
闫淑莲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气象局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3,
(03)
:183
-185+189
[9]
高等天气学.[M].丁一汇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