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产业资源生态管理效益分析——以虚拟共生网络系统为例

被引:13
作者
施晓清
李笑诺
杨建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共生网络; 物质流分析; 生态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造纸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资源流代谢失调是造成产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实施基于共生网络的生态管理是解决问题的一项重要的举措。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思想构建了产业资源共生网络及其管理框架,并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借助生命周期评价软件GaBi4,分别选取EI99(Eco-Indicator 99)、CML2001 EP评价体系,以武汉市造纸产业为例,通过设计合理的资源流网络关系及中水、废纸和污泥利用共生路径构建虚拟造纸产业共生网络,对比分析了共生设计系统与原有共生系统的各生态环境影响。并运用市场价值法对共生设计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生设计系统总的环境影响、生态系统质量、人体健康、资源损耗值的环境影响分值分别为1166.445、814.509、148.893、203.045,比原有系统分别减少23.91%、19.15%、46.56%、22.26%;其中富营养化、气候变化的影响分别比原有系统降低56.25%、16.62%。同时共生设计系统通过污水、废纸及污泥的回用,在不考虑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可获得1018—7252万元的经济效益。可见,通过构建共生网络的生态管理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可取得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6398 / 641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1]   产业生态系统资源代谢分析方法 [J].
施晓清 ;
杨建新 ;
王如松 ;
赵吝加 .
生态学报, 2012, 32 (07) :2012-2024
[2]   造纸污泥生物质资源化利用 [J].
丛高鹏 ;
施英乔 ;
丁来保 ;
盘爱享 ;
时锋 ;
房桂干 .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1, 45 (05) :37-45
[3]   海南省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特征与演变 [J].
丁平刚 ;
田良 ;
陈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8) :66-71
[4]   工业固体废物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案例分析 [J].
宋小龙 ;
徐成 ;
杨建新 ;
吕彬 ;
赵丽娜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06) :1051-1056
[5]   城市产业共生网络的复杂性与管理模式分析 [J].
周慧 ;
李健 ;
宋雅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03) :35-38+43
[6]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生成机理分析 [J].
靳现凯 ;
刘宇 .
生态经济, 2011, (01) :116-119
[7]   工业固废生态链的构建对区域物质流的影响 [J].
逯馨华 ;
杨建新 ;
陈波 ;
吕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1) :147-153
[8]   我国铜资源物质流分析研究 [J].
郭学益 ;
宋瑜 ;
王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4) :665-673
[9]   钢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的设计与评价 [J].
张芸 ;
游春 ;
张树深 ;
刘素玲 ;
张敬 .
现代化工, 2008, (04) :74-77+79
[10]   中国典型啤酒企业的物质代谢研究 [J].
李娜 ;
胡聃 ;
王建中 ;
冯强 ;
梁亮 ;
李佳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7) :226-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