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铜资源物质流分析研究

被引:17
作者
郭学益
宋瑜
王勇
机构
[1]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铜资源; 物质流分析; “STAF”模型; 资源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F811 [铜];
学科分类号
080603 ;
摘要
铜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有色金属,研究铜资源利用和循环状态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从铜的生产、加工制造、使用和废铜处理4个阶段详细阐述了铜循环的"STAF"物质流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分析了2004年我国铜的流动状况和社会存量变化,得出结论:1998~2004年,我国铜工业的PZ、PS、MZ和MS平均值分别为49.08%、25.98%、57.14%和21.45%,远低于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对比1994年与2004年我国铜物质流图可知,10年来我国铜循环的各阶段中所有流入量和流出量都有较大提高,废铜再资源化程度虽有提高,但较之快速增长的铜需求量仍显不足。因此在资源危机面前,加强政策引导与科研力度,大力提高一次铜的资源生产率和二次铜的再资源化效率是我国铜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J].
曹异生 .
中国金属通报, 2006, (16) :7-12
[2]   关于中国铜的资源效率研究 [J].
岳强 ;
陆钟武 .
世界有色金属, 2006, (03) :68-70
[3]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 [J].
夏传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3) :415-421
[4]   中国铜循环现状分析(Ⅰ)——“STAF”方法 [J].
岳强 ;
陆钟武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5, (04) :6-11+21
[5]   中国再生铜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J].
张希忠 .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 2003, (02) :11-13
[6]   The contemporary copper cycle of Asia [J].
Amit Kapur ;
Marlen Bertram ;
Sabrina Spatari ;
Kensuke Fuse ;
Thomas E. Graedel .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2003, 5 (2) :143-156
[7]  
The contemporary European copper cycle: waste management subsystem[J] . M Bertram,T.E Graedel,H Rechberger,S Spatari.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2 (1)
[8]  
The contemporary European copper cycle: 1 year stocks and flows[J] . S Spatari,M Bertram,K Fuse,T.E Graedel,H Rechberger.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2 (1)
[9]  
The contemporary European copper cycle: statistical entropy analysis[J] . H. Rechberger,T.E. Graedel.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