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气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因子关系

被引:18
作者
季定民 [1 ]
张勃 [1 ]
王东 [1 ]
马琼 [1 ]
张耀宗 [1 ]
赵一飞 [2 ]
Yousif Elnour Yagoub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干旱; ENSO; 甘肃河东; 玉米种植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4 ;
摘要
甘肃河东玉米种植区属于旱作雨养农业区,农作物生长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来维持,春夏干旱是影响该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利用河东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57—2012年气象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从干旱趋势、周期、空间特征及其与环流因子关系方面探讨近56 a来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6 a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两季均呈干旱化趋势,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干旱呈加重趋势。干旱变化共经历了3个气候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春夏旱情较轻;80年代—90年代,夏旱较春旱严重;2000年以后,春旱较夏旱严重。干旱周期变化,春夏干旱周期分别为20 a和14 a,干旱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受太阳黑子活动影响。春夏干旱发生频率在突变前后差异显著,低频区在突变后转为高频区,易旱区呈扩大状态。ENSO事件是影响该区春夏干旱发生的主要环流因子,尤其对夏旱影响最为显著。近20 a来ENSO事件增强是该区干旱事件不断加重的原因,ENSO暖事件爆发时,该区春夏趋于干旱,由湿向干转变;ENSO冷事件爆发,干旱则有所缓解,由干向湿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547 / 15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1960-2012年甘肃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J].
马琼 ;
张勃 ;
王东 ;
张耀宗 ;
季定民 ;
杨尚武 .
资源科学, 2014, 36 (09) :1834-1841
[2]   潜在蒸散量估算方法对干旱侦测指数计算的影响 [J].
周丹 ;
张勃 ;
沈彦俊 .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 (03) :258-267
[3]   太阳活动与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J].
赵新华 ;
冯学尚 .
科学通报, 2014, (14) :1284-1292
[4]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在中国干旱监测的适用性分析 [J].
王林 ;
陈文 .
高原气象, 2014, 33 (02) :423-431
[5]   基于SPI指数的甘肃省河东地区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J].
王莺 ;
李耀辉 ;
胡田田 .
中国沙漠, 2014, 34 (01) :244-253
[6]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研究干旱对北京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 [J].
明博 ;
陶洪斌 ;
王璞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18 (05) :28-36
[7]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在中国区域的应用 [J].
庄少伟 ;
左洪超 ;
任鹏程 ;
熊光洁 ;
李邦东 ;
董文成 ;
王利盈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5) :617-625
[8]   黄河上游地区几种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比较 [J].
杜加强 ;
熊珊珊 ;
刘成程 ;
郭杨 ;
舒俭民 ;
张林波 .
干旱区地理, 2013, 36 (05) :831-840
[9]   中国北方地区几种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研究综述 [J].
王连喜 ;
孔坚文 ;
李琪 ;
肖玮钰 .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06) :627-636
[10]   干旱演变驱动机制理论框架及其关键问题 [J].
裴源生 ;
蒋桂芹 ;
翟家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 (03) :44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