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地区几种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比较

被引:29
作者
杜加强 [1 ,2 ,3 ]
熊珊珊 [4 ]
刘成程 [1 ,2 ,3 ]
郭杨 [1 ,2 ,3 ]
舒俭民 [1 ,2 ,3 ]
张林波 [1 ,2 ,3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水利部水文局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计算方法; 适用性; Penman-Monteith方法; 黄河上游地区;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3.05.018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验证参考作物蒸散量模拟方法的适用性,对于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指导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根据黄河上游地区50 a来10个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以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P-M)方法为标准,验证11种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在该区域的适用性。分别在月尺度和年尺度计算了各方法与P-M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和均方根误差,结果表明:基于辐射的Priestley-Taylor和Makkink方法与P-M方法具有一致性,在黄河上游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Priestley-Taylor方法更适宜于在月尺度上计算整个区域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而Makkink方法在高寒地区的生长季的适用性更强。基于温度的Thornthwaite、McCloud、Blaney-Criddle和Holdridge方法在黄河上游地区的适用性较差,低估了ET0,主要原因是其无法反映研究区域气温低但辐射强的气候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31 / 8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五种潜在蒸散发公式在汉江流域的应用 [J].
张晓琳 ;
熊立华 ;
林琳 ;
龙海峰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2) :229-237
[2]   基于潜在蒸散量对青海湖流域干旱气候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J].
白爱娟 ;
假拉 ;
徐维新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6) :949-957
[3]   黄河上游不同干湿气候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杜加强 ;
舒俭民 ;
张林波 ;
郭杨 .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 (11) :1192-1201
[4]   基于辐射的潜在蒸散量估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J].
左德鹏 ;
徐宗学 ;
程磊 ;
赵芳芳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4) :565-574
[5]   中国地表潜在蒸散发敏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刘昌明 ;
张丹 .
地理学报, 2011, 66 (05) :579-588
[6]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蒸散发影响研究 [J].
张殿君 ;
张学霞 ;
武鹏飞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3) :400-408
[7]   基于蒸渗仪实测数据的日参考作物蒸发腾发量计算方法评价 [J].
徐俊增 ;
彭世彰 ;
丁加丽 ;
魏征 .
水利学报, 2010, 41 (12) :1497-1505
[8]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在海河流域的适用性 [J].
孙庆宇 ;
佟玲 ;
张宝忠 ;
汤博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68-72
[9]   潜在蒸散发量计算公式在贵州省适用性分析 [J].
秦年秀 ;
陈喜 ;
薛显武 ;
凌敏华 ;
张志才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3) :357-363
[10]   湛江地区适宜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模型分析 [J].
谢平 ;
陈晓宏 ;
刘丙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