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RAPD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3
作者
李淼
檀根甲
赵彦
周冬生
章焰生
江佳富
吴新安
承河元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
[2] 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社
[3]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5]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6] 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 合肥
[7] 合肥
[8] 北京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PCR;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植物抗病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2.2 [植物免疫学];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摘要
PCR-RAPD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技术,能够在对生物细胞或组织中DNA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系统进化分子标记检测的同时进行基因定位与遗传作图。本文综述了PCR-RAP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以及近年来在植物抗感病品种(品系)间亲缘远近关系分析、植物抗病性遗传基因的DNA分子标记与检测、植物抗病基因的标记和定位、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离与克隆、植物抗病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检测等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应用,并对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甘蔗抗感黑穗病池的构建和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J].
许莉萍 .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01) :94-95
[2]   中国野生葡萄果实抗炭疽病基因的RAPD标记 [J].
王跃进 ;
徐炎 ;
张剑侠 ;
周鹏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5) :536-540
[3]   大豆对SMV1株系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J].
刘丽君 ;
吴俊江 ;
高明杰 ;
蒲国峰 ;
张淑珍 ;
邱丽娟 ;
郑翠明 ;
谢华 ;
郝连林 ;
李玉征 .
大豆科学, 2002, (02) :93-95
[4]  
PCR技术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美)C.W.迪芬巴赫(CarlW.Dieffenbach),(美)G.S.德维克斯勒(GabrielaS.Dveksler)著, 1998
[5]   RAPD技术及其应用 [J].
惠东威 ;
陈受宜 .
生物工程进展, 1992, (06) :1-5+27
[6]  
用分子标记定位一个未知的抗稻瘟病基因[J]. 朱立煌,徐吉臣,陈英,凌忠专,陆朝福,徐云碧.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10)
[7]   栽培大豆品种间RAPD标记的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 [J].
张志永 ;
陈受宜 ;
盖钧镒 ;
胡蕴珠 ;
智海剑 .
大豆科学, 1998, (01) :2-5+7-10
[8]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Rsa的分子标记 [J].
张志永 ;
陈受宜 ;
盖钧镒 .
科学通报, 1998, (20) :2197-2202
[9]   大豆对灰斑病菌7号小种抗性的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RAPD标记 [J].
董伟 ;
陈受宜 ;
邹继军 ;
杨庆凯 ;
曹越平 .
科学通报, 1998, (21) :2302-2307
[10]   小麦品种“Lee”中抗条锈病基因的 PAPD 标记 [J].
牛永春 ;
刘红彦 ;
吴立人 ;
徐世昌 .
高技术通讯, 1998, (12)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