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遗产旅游整体开发模式研究——以西递为例

被引:32
作者
朱生东
机构
[1]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古村落; 遗产旅游; 整体开发;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72.2015.04.008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古村落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旅游景点,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旅游者的进和原住居民的退,使古村落面临过度商业化与空心化的困境。运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为案例,分析了古村落空间的演化轨迹,结合村落遗产旅游从物质景观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农业遗产的开发历程,提出了村落遗产旅游的共生整体开发模式。并认为留住村落原住居民,合理分配相关者利益,活态保护村落整体遗产是村落遗产旅游共生整体开发的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43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湖南隆回花瑶历史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适应性研究 [J].
徐靖婷 ;
柳肃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8 (06) :9-13
[2]   基于AHP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以福建长泰山重村为例 [J].
唐黎 ;
刘茜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4 (11) :155-160
[3]   文化遗产类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 [J].
马建峰 ;
杨芳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5) :29-34
[4]   集体林区生态旅游发展与居民幸福感的研究——以常宁市塔山乡西江村为例 [J].
胡亮梓 ;
谭益民 ;
张双全 ;
吴戈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4 (04) :121-124
[5]   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 [J].
冯淑华 .
经济地理, 2013, 33 (11) :155-162
[6]   旅游种群的入侵、继替与古村落空间秩序重组研究——以徽州古村落宏村为例 [J].
余汝艺 ;
梁留科 ;
李德明 ;
朱红兵 ;
朱生东 .
经济地理, 2013, 33 (08) :165-170
[7]   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 [J].
冯骥才 .
民间文化论坛, 2013, (01) :7-12
[8]   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 [J].
王小明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2) :156-160
[9]   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研究——以武夷山下梅村为例 [J].
纪金雄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2) :52-59
[10]   古村落旅游地游线固化的路径依赖——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实证分析 [J].
徐红罡 ;
吴悦芳 ;
彭丽娟 .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1324-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