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遗产旅游整体开发模式研究——以西递为例

被引:32
作者
朱生东
机构
[1]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古村落; 遗产旅游; 整体开发;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72.2015.04.008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古村落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旅游景点,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旅游者的进和原住居民的退,使古村落面临过度商业化与空心化的困境。运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为案例,分析了古村落空间的演化轨迹,结合村落遗产旅游从物质景观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农业遗产的开发历程,提出了村落遗产旅游的共生整体开发模式。并认为留住村落原住居民,合理分配相关者利益,活态保护村落整体遗产是村落遗产旅游共生整体开发的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43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及客流特性研究[D]. 卢松.安徽师范大学. 2003
[12]  
共生理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袁纯清著, 1998
[13]  
西递:构筑国际乡村旅游重镇 .2 李学军. 黄山日报 . 2007
[14]   徽州古村落旅游者实证研究——以西递和宏村为例 [J].
沈世伟 ;
冯展文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 23 (03) :90-94
[15]   游客行为与传统村落游览区域适度控制研究——以西递村、束河古镇为例 [J].
车震宇 ;
楚珊珊 ;
郑溪 .
旅游科学, 2010, 24 (02) :64-70
[16]   旅游景区共生形象对游客重游意愿及口碑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西安曲江唐文化主题景区为例 [J].
白凯 ;
郭生伟 .
旅游学刊, 2010, 25 (01) :53-58
[17]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发展对策研究 [J].
侯国林 ;
黄震方 .
江苏商论, 2008, (01) :37-39
[18]   桂北城镇聚落空间形态及景观 [J].
邓春凤 ;
冯兵 ;
龚克 ;
刘声伟 .
城市问题, 2007, (09) :62-68
[19]   跨界民族文化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整合机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 [J].
王维艳 ;
林锦屏 ;
沈琼 .
地理研究, 2007, (04) :673-684
[20]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南疆五地州旅游资源整合为例 [J].
韩芳 ;
帕尔哈提艾孜木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