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17
作者
蒋冬香
陈刚
王玉春
高玲
机构
[1]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临床分布特点; 耐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R56 [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科室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基本构成及优势菌的耐药性。方法对2008年1-5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培养,用VITEK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落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对检出菌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及优势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50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40株(67.7%)、革兰阳性球菌32株(6.4%)、真菌130株(25.9%);在372株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21.5%)、铜绿假单胞菌(16.9%)、肺炎克雷伯菌(14.8%)、大肠埃希菌(12.4%)为前4位优势菌种;非发酵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与临床外科,而肠杆菌科细菌及真菌则主要分布在非手术科室中;4位优势菌种的药敏结果中,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5%、8.8%,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3.8%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E、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1%27.0%,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等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则为38.1%100.0%;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71.7%)高于肺炎克雷伯菌的产酶率(29.1%),均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除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两者均为10.9%外,对于其他的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普遍较肺炎克雷伯菌严重。结论非发酵菌主要集中在ICU及手术科室,而肠杆菌科细菌和真菌则主要集中在非手术科室;病原菌的耐药性多呈交叉耐药,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等极少数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因此,临床应加强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措施,一旦发生则应根据药物敏感性报告合理用药。
引用
收藏
页码:1431 / 14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 [J].
张雪云 ;
褚云卓 ;
欧阳金鸣 ;
陈佰义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 (06) :412-415
[2]   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J].
刘原 ;
徐灵彬 ;
耿燕 ;
张毅 ;
汪定成 ;
张利侠 ;
张曼莉 ;
王保民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08) :910-913
[3]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金属β-内酰胺酶的关系 [J].
雷延昌 ;
张正茂 ;
丁红晖 ;
杨东亮 ;
孙自镛 ;
申正义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04) :370-374
[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J].
魏全珍 ;
钟馥霞 ;
刘丽华 ;
张惠珍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02) :221-223
[5]   广州地区3500株革兰阴性杆菌TEM和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J].
肖庆忠 ;
苏丹虹 ;
江洁华 ;
钟南山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10) :40-44
[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J].
魏全珍 ;
张惠珍 ;
钟馥霞 ;
潘兢 ;
钟定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03) :98-100
[7]   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革兰阴性杆菌中的流行情况调查 [J].
薛峰 ;
蒋晓飞 ;
倪语星 .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 (01) :18-20
[8]   绿脓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 [J].
侯天文 ;
尹晓琳 ;
陈兴 ;
安黎云 ;
张林 ;
龙建国 ;
张健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 (09)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