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内高压榴辉岩变质带与元古宙碰撞作用

被引:12
作者
胡能高,王涛,杨家喜,赵东林
机构
[1] 西安地质学院
关键词
榴辉岩; 单斜辉石; 区域变质岩; 石榴石; 石榴子石; 宝石; 秦岭群; 高压变质带; 角闪岩; 闪岩; 元古宙; 元古代; 前寒武纪; 造山带; 褶皱带; 构造带; 内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北秦岭造山带的秦岭群中发现两个高压变质(岩)带,分别出露于秦岭群的北部和南部边界线之内侧。其中北带内以榴辉岩为主,并伴生有石榴角闪岩、含石榴斜长角闪岩、含多硅白云母及石榴石的长英质片岩;南带中由石榴单辉岩和石榴角闪岩组成。变质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榴辉岩或石榴单辉岩阶段、石榴角闪岩阶段、斜长角闪岩阶段,前二者是元古宙时期华北和华南板块碰撞中地壳发生了强烈增厚作用的产物,后秆是晚期抬升作用下出现降压过程的结果。在板块碰撞作用的早一中期(榴辉岩),压力为1~1.2Pa,温度在600~700℃;晚期(斜长角闪岩)的压力为0.4~0.5Pa,温度在550~600℃。现有压力和温度数据还显示出,南带均稍高于北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大别山榴辉岩带的研究进展及评述
    张泽明
    游振东
    [J]. 地球科学进展, 1993, (04) : 38 - 44
  • [2] 中国中部河南省榴辉岩中柯石英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张儒媛
    刘忠光
    王小民
    王清晨
    刘小汉
    [J]. 岩石学报, 1993, (02) : 186 - 191
  • [3] 豫南地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
    王晓燕
    崔文元
    刘树忠
    张立飞
    魏春景
    [J]. 岩石学报, 1993, (02) : 181 - 185
  • [4] 石榴石-单斜辉石地质温度计
    葛宁洁
    彭中华
    李曙光
    [J]. 科学通报, 1991, (05) : 358 - 361
  • [5] 陕西商南秦岭群闪岩系的原岩恢复与多期变质作用
    安三元
    王珰荣
    苏春乾
    [J]. 中国区域地质, 1985, (03) : 159 -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