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

被引:58
作者
王敏
张从宇
马同富
姚维传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2]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3] 阜阳市农科所
[4] 安徽农业干部管理学院 安徽合肥
[5] 安徽凤阳
[6] 安徽阜阳
[7] 安徽合肥
关键词
大豆; 苗期; 抗旱性; 形态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灰色关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模拟干旱条件下10个大豆品种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品种苗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苗高、苗干重、根干重、主根长、叶面积、叶片失水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都有所下降,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但品种间表现出较大差异。根据灰色关联分析评定苗期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是郑92116和漆999-8。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综合分析 [J].
孔照胜 ;
武云帅 ;
岳爱琴 ;
李贵全 ;
彭永康 .
华北农学报, 2001, (03) :40-45
[2]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生理生态的研究 [J].
李贵全 ;
杜维俊 ;
孔照胜 ;
程舜华 ;
郭显荣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197-200
[3]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新品种(系)综合评估中的应用初探 [J].
王新其 ;
殷丽青 ;
张建军 ;
沈革志 ;
刘康 .
上海农业学报, 1999, (04) :31-34
[4]   作物抗旱性的研究方法 [J].
江龙 .
贵州农业科学, 1999, (05) :70-72
[5]   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品种生理特征的探讨 [J].
李甜 ;
朱延姝 ;
张晓萍 ;
高杨 ;
郑易之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127-129
[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玉米新品种 [J].
王桂跃 ;
张朝新 ;
蒋炳松 .
种子, 1998, (01) :25-28
[7]   适于大豆育种应用的抗旱性鉴定技术研究 [J].
任冬莲 ;
任天佑 ;
刘学义 ;
张小虎 .
华北农学报, 1997, (01) :62-65
[8]   甘蓝型杂交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J].
魏忠芬 ;
何采平 ;
黄泽素 .
种子, 1997, (01) :36-39
[9]   一种品种区试结果的综合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 [J].
王敏 .
种子, 1993, (06) :59-60
[10]   大豆抗旱性评定方法探讨 [J].
刘学义 .
中国油料, 1986, (04)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