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锰结核的红外光谱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1
作者
鲍根德
杨和福
张桂芬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 杭州大学
关键词
铁锰结核; 矿物组成; 太平洋; cm; 大洋; 红外光谱分析; 电厂化学分析; 水锰矿; 锰矿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由于大洋铁锰结核含有30多种有用的金属元素,是潜在的矿产资源,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重视.关于铁锰结核的矿物组成,国内外学者已有大量的报道。尤其是Piper (1984),Usui(1979)、Burns(1977)等,他们根据各自的分析结果,指出了大洋铁锰结核中的锰矿物主要由1×10~9m水锰矿δ-MnO2、7×10-10m钠水锰矿及针铁矿组成。并从地球化学、沉积地球化学角度指出了上述矿物的可能成因。 然而,由于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结晶程度很差和无定形性,用一般手工方法和仪器对单矿物很难分离和辨认。因此,用单一方法来确定某种结核的矿物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就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试用红外光谱分析结合X衍射、电子探针及化学分析结果,探讨红外光谱分析法应用于分析太平洋铁锰结核的矿物组成及结核中Mn含量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64 / 87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富集区沉积物和间隙水中Fe,Mn,Ca,Mg的地球化学附视频 [J].
鲍根德 .
海洋与湖沼, 1989, (03) :263-273
[2]  
铁、锰在早期成岩过程中分离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机制[J]. 鲍根德.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01)
[3]   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J].
鲍根德 .
沉积学报, 1988, (04) :1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