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效益原理——以审前程序为视角的比较分析

被引:5
作者
吴卫军 [1 ]
任永芳 [2 ]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法律系
[2]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效益原理; 审前程序; 诉讼成本; 司法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效益原理不仅要求刑事程序的运作过程具备一定的经济合理性,而且要求其结果必须体现合目的性。世界各国刑事审前程序主要通过司法权的合理放纵、诉讼成本的有效节俭、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式来实现诉讼效益的最大化。我国刑事审前程序的制度设计在充分实现效益最大化方面存在不少缺憾,应当着眼于通过观念变革、机构整合及模式重构来完善我国的刑事审前程序。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法治的使命.[M].陈兴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
[2]  
日本刑事诉讼法.[M].宋英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  
刑事诉讼效率论.[M].李文健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  
相对合理主义.[M].龙宗智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  
法律的经济分析.[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6]  
外国刑事诉讼法学.[M].王以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   论程序的交涉性 [J].
吴卫军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10) :136-138
[8]   基本人权的侵犯与比例原则 [J].
青柳幸一 ;
华夏 .
比较法研究, 1988, (01)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