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公平看我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被引:4
作者
赵海利
高伟华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
关键词
义务教育公平; 因素法转移支付; 受益归宿分析;
D O I
10.16194/j.cnki.31-1059/g4.2012.12.009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转移支付是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长期政策选择。现有转移支付虽然对义务教育公平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与教育公平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借鉴发达国家因素法转移支付经验及浙江省经济发展数据,设计出基于义务教育财政供给能力、义务教育财政需求的因素法转移支付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在现有转移支付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教育公平程度可以大幅度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义务教育投入中的转移支付效应:省际数据的研究 [J].
曾明 ;
曹文华 .
江西社会科学, 2009, (12) :234-238
[2]   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挤出效应的实证评估——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刘亮 ;
胡德仁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10) :116-121
[3]   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J].
陆铭 ;
陈钊 .
学术月刊, 2009, 41 (09) :78-84
[4]   地区间农村小学教育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型——基于财政能力和财政需求的视角 [J].
胡德仁 ;
任康 ;
刘亮 .
地方财政研究, 2009, (08) :15-20+25
[5]   论财政分权背景下义务教育地区差异与财政责任的再配置——基于省级义务教育经费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孙蚌珠 ;
陈雪娟 ;
余向华 .
税务与经济, 2009, (03) :23-32
[6]   中国县级地区财力缺口与转移支付的均等性 [J].
尹恒 ;
朱虹 .
管理世界, 2009, (04) :37-46
[7]   义务教育因素法转移支付模型——以浙江省为例 [J].
钟晓敏 ;
赵海利 .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02) :78-82+127
[8]   城镇化进程的财政动力研究——兼论城镇化率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关系 [J].
段国旭 .
财政研究, 2009, (01) :42-45
[9]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中的制度缺陷——对中央转移支付作用及事权体制调整的思考 [J].
张丽华 ;
汪冲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144-153
[10]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J].
陆铭 ;
陈钊 .
世界经济, 2008, (08)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