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针康法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孔妍 [1 ]
唐强 [1 ,2 ]
朱路文 [1 ]
刘波 [2 ]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针康法; 微管相关蛋白-2;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ar幼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头穴丛刺组、环境刺激组和针康组,每组16只。每组再按造模后14 d2、8 d分别处死分为2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吸入氧体积浓度为8%的氧氮混合气体,制作HIBD新生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MAP-2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穿台次数减少。在定位航行、空间探索能力方面头穴丛刺组、环境刺激组和针康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位航行、空间探索能力方面针康组分别与头穴丛刺组、环境刺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结果显示:头穴丛刺组、环境刺激组、针康组海马CA1区MAP-2的表达均多于模型组(P<0.05),海马CA1区MAP-2表达针康组较头穴丛刺组、环境刺激组表达增加(P<0.05)。结论针康法能提高HIBD幼鼠学习记忆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海马CA1区MAP-2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增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头穴丛刺法调控大鼠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的实验研究 [J].
唐强 ;
白晶 ;
王艳 ;
周海纯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 (08) :676-679+670
[2]   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J].
早期干预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研究协作组 .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04) :244-247
[3]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J].
李慧敏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08) :63-64
[4]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活性的变化 [J].
顾卫东 ;
陈群 ;
曾因明 ;
王建国 ;
范建伟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0, (05) :61-61
[5]  
Neuronal MAP2 mRNA: Species-dependent Differential Dendritic Targeting Competence[J] . Massimiliano Cristofanilli,Solon Thanos,Jürgen Brosius,Stefan Kindler,Henri Tiedge.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 2004 (4)
[6]  
Early-lifepoly sensorial stimulation and nutrition: topographic levels of sus-ceptibility in the rat visual cortex. FernandazV,Adaro L,Sanhueza-TsutsumiM, et al. Biology of the Neonate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