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静脉注射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病理生理学指标评价
被引:19
作者:
樊毫军
[1
]
刘书盈
[2
]
张健鹏
[1
]
刘又宁
[3
]
机构:
[1] 武警总医院呼吸科
[2] 济南军区总医院呼吸科
[3]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
来源:
关键词:
内毒素;
肺损伤,急性;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病理生理学指标,全面评价该模型。方法将3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2h处死动物,实验组静脉注射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后分别于2、4和6h后处死,比较各组死亡率、呼吸频率、肺脏病理、血气指标、肺顺应性、右肺湿重/体重比值、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实验组6h动脉血氧分压(PaO2)跌至69.18mm Hg(1mm Hg=0.133kPa);肉眼肺脏可见明显淤血、出血点和水肿;光镜下肺泡正常结构消失,间质水肿增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白细胞附壁;肺顺应性跌至正常值的47%,右肺湿重/体重比值相当于正常值的137%;血清、BALF中TNFα水平急剧升高。结论以肺部特征性病理改变和PaO2下降大于30%(与基线值相比)作为判定大鼠ALI模型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以肺顺应性、湿重/体重比值作为辅助指标,可能更适合于大鼠ALI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87+515
+51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