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时相性研究

被引:19
作者
张青
李琦
毛宝龄
钱桂生
徐剑铖
陈正堂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病研究所
[2]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病研究所 重庆
[3] 重庆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抗炎症因子; 促炎症因子;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肺损伤,急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内毒素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时相性,并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剂量脂多糖(LPS)致伤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4、IL-10和IL-13的mRNA表达。结果 随着LPS剂量增加,TNF-α、IL-1β、IL-6、IL-4、IL-10和IL-13的mRNA表达均增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均<0.01);LPS≥6 mg/kg组上述细胞因子表达显著高于此剂量以下组(P均<0.01)。表达峰值时间:TNF-α为1 h,IL-6为4 h,其他均在2 h。结论 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TNF-α是早期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6在炎症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作用;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高表达亦可能促进炎症的放大而不是起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白介素-10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J].
王健 ;
易继林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 (06) :371-374
[2]   多种细胞因子监测对严重感染患者的意义 [J].
卞建民 ;
王书奎 ;
江滨 ;
戴莲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 (06) :353-355
[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J].
钱桂生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9, (05) :313-316
[4]   深入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的失控与调控 [J].
毛宝龄 .
中华内科杂志, 1997, (01) :4-5
[5]   Change in the ratio of interleukin-6 to interleukin-10 predicts a po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J].
Taniguchi, T ;
Koido, Y ;
Aiboshi, J ;
Yamashita, T ;
Suzaki, S ;
Kurokawa, A .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999, 27 (07) :1262-1264
[6]  
Early Activation of Pulmonary Nuclear Factor kappa B and Nuclear Factor Interleukin-6 in Polymicrobial Sepsis[J] . William Browder,Tuanzhu Ha,Chuanfu Li,John H. Kalbfleisch,Donald A. Ferguson,David L. Williams.The Journal of Trauma: Injury, Infection, and Cri . 199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