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抛栽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韦剑锋 [1 ,2 ]
李生 [1 ]
梁和 [1 ]
徐世宏 [3 ]
江立庚 [1 ]
机构
[1] 广西大学农学院
[2]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关键词
水稻; 育秧方式; 秧苗生长; 产量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为试材,设土床旱育秧(A1)、编织布旱育秧(A2)、塑盘旱育秧(A3)、塑盘湿润育秧(A4)4种方式,在不同育秧方式基础上设置施用壮秧剂和不施壮秧剂2个处理水平,研究育秧方式对抛栽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后立苗最快的是A2,其次是A3,A1和A4最慢;分蘖最快、数量最多的是A2,其次是A3和A1,A4分蘖最慢、数量最少;干物质积累A2和A3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A1,A4积累最少;A2的产量最高,产量性状较好,其次是A3,A4产量最低、产量性状较差。施用壮秧剂可促进晚稻生长,改善产量性状,提高产量。育秧方式与壮秧剂交互作用对晚稻产量及主要性状有显著影响。综合晚稻生长和产量及性状看,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编织布与施壮秧剂组合旱育秧。
引用
收藏
页码:1188 / 11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韦剑锋 ;
李生 ;
梁和 ;
徐世宏 ;
史丹妮 ;
江立庚 .
作物杂志, 2012, (04) :147-152
[2]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生长及耐逆性的影响 [J].
韦剑锋 ;
李生 ;
罗艺 ;
梁和 ;
徐世宏 ;
江立庚 .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 (07) :94-99
[3]   四种不同育秧方式在免耕抛秧栽培试验中表现 [J].
劳叙 .
吉林农业, 2011, (07) :86-87+90
[4]   育秧方式对免耕稻立苗期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J].
秦华东 ;
肖巧珍 ;
江立庚 ;
张玉 ;
徐世宏 .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03) :389-392
[5]   水稻旱育苗研究进展及展望 [J].
毕晶 ;
崔俊涛 .
北方水稻, 2011, 41 (02) :75-76
[6]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刘建 ;
魏亚凤 ;
杨美英 ;
石春林 .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04) :53-56
[7]   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J].
夏恩荣 ;
徐勇 ;
杨波 ;
杨万全 ;
冯登成 ;
任万军 .
耕作与栽培, 2010, (03) :10-11+4
[8]   免耕抛秧稻的立苗特性与立苗技术研究 [J].
吴建富 ;
潘晓华 ;
石庆华 .
作物学报, 2009, 35 (05) :930-939
[9]   不同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及免耕抛栽效果比较 [J].
刘代银 ;
邓明富 ;
刘基敏 ;
陈洪伦 .
耕作与栽培, 2008, (06) :16-17
[10]   早稻旱育秧、软盘育秧、湿润秧及其大田栽培技术对比分析 [J].
陈清霞 ;
许晨昕 ;
陈雪琼 .
福建稻麦科技, 2008, 26 (04)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