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生长及耐逆性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大学农学院

徐世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广西大学农学院

江立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大学农学院
机构:
[1] 广西大学农学院
[2]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来源:
关键词:
水稻;
育秧方式;
秧苗生长;
耐寒性;
耐热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讨当前生产条件下实现水稻增产的适宜育秧方式,以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为试材,设土床旱育秧、编织布旱育秧、塑盘旱育秧、编织布湿润育秧和塑盘湿润育秧5种方式,在不同育秧方式基础上设置施用壮秧剂和不施壮秧剂2个处理水平,研究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湿润育秧尤其是塑盘湿润育秧的秧苗长势较旱育秧的好,晚稻旱育秧尤其是编织布旱育秧秧苗长势较湿润育秧的好;在抗逆性方面,早稻、晚稻旱育秧尤其是编织布旱育秧秧苗耐冷及耐高温能力较湿润育秧的强;施用壮秧剂可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秧苗耐冷耐高温能力;育秧方式与壮秧剂交互作用对早稻秧苗生长的影响较晚稻显著。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育秧方式是编织布与施壮秧剂组合的旱育秧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J].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高辉
;
魏海燕
;
桂玉清
;
吴文革
;
吴桂成
;
端木银熙
;
孙菊英
;
赵品恒
;
徐军
;
李杰
;
王艳
;
龚金龙
;
姚义
;
沙安勤
;
周有炎
;
李德剑
;
肖跃成
;
王宝金
;
吴爱国
;
钱宗华
;
於永杰
;
李华
.
中国稻米,
2012, 18 (01)
:1-14

张洪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江苏省杂交晚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戴其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文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端木银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杂交晚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孙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杂交晚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赵品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杂交晚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沙安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作物栽培指导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周有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作物栽培指导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李德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作物栽培指导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肖跃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姜堰市作物栽培指导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王宝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姜堰市作物栽培指导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吴爱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姜堰市作物栽培指导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钱宗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如东县作物栽培指导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於永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如东县作物栽培指导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如东县作物栽培指导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2]
水稻旱育苗研究进展及展望
[J].
毕晶
;
崔俊涛
.
北方水稻,
2011, 41 (02)
:75-7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温室育秧环境参数对秧苗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J].
华维斌
;
崔旭勇
;
洪一前
.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 (16)
:4-5

华维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农机管理站

崔旭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农机管理站

洪一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农机管理站
[4]
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及系统理论的研究进展
[J].
龚金龙
;
张洪程
;
李杰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李德剑
;
华正雄
;
沙安勤
;
周有炎
;
罗学超
;
刘国林
.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 (04)
:417-424

龚金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李德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局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华正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局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沙安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局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周有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局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罗学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局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刘国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局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5]
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J].
夏恩荣
;
徐勇
;
杨波
;
杨万全
;
冯登成
;
任万军
.
耕作与栽培,
2010, (03)
:10-11+4

夏恩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郫县农发局 郫县农发局

徐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 郫县农发局

杨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乐山市农业局 郫县农发局

杨万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郫县农发局 郫县农发局

冯登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郫县农发局 郫县农发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壮秧剂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J].
赵红
;
潘晓华
;
林国卫
;
熊多根
;
胡友发
.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 (05)
:15-1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晓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林国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熊多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胡友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7]
不同旱育保姆拌种剂量编织布育秧试验研究
[J].
黄艳珠
;
梁金莲
;
刘永贤
.
南方农业,
2009, 3 (05)
:85-87

黄艳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平果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平果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梁金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平果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平果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刘永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广西平果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8]
育秧方式与播种量对水稻机插长龄秧苗的影响
[J].
姚雄
;
杨文钰
;
任万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6)
:152-15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文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任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9]
早稻-再生稻头季稻不同育秧方式秧苗素质及生理生化特性(Ⅰ)——杂交水稻高产突破的生理生态与调控技术研究
[J].
陈鸿飞
;
梁义元
;
林文雄
;
郑履端
;
梁康迳
.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02)
:247-250

陈鸿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梁义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林文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郑履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梁康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10]
不同育秧方式对二季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杨福孙
;
潘晓华
;
孙爱花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4, (05)
:714-718

杨福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潘晓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孙爱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