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变化动态及生态位分析

被引:5
作者
曾颖
黄昊
司嘉怡
袁准
曾爱平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超级稻田; 节肢动物群落; 生态位;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14.06.003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利用种类丰富度(S)、物种多样性(H')和均匀性(J)指数分析了超级稻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害虫以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二化螟、黑尾叶蝉数量较多;天敌以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和黑肩绿盲蝽数量居多;整个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不高,均低于3;黑肩绿盲蝽和八斑球腹蛛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小,对害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八斑球腹蛛与各类害虫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是超级稻田重要的捕食性天敌。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94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沈阳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群落生态研究 [J].
郭玉人 .
生态学报, 2001, (11) :1854-1862
[2]   4种生态类型稻区节肢动物群落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特征分析 [J].
郭玉杰,王念英,赵军华 ;
胡国文,唐健,吴进才,蒋金炜,陈俊炜 .
生态学报, 1995, (04) :433-441
[3]   稻田蜘蛛的空间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J].
杨云峰 ;
古德祥 ;
周之铭 .
昆虫天敌, 1990, (03) :108-112
[4]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J].
尤民生 ;
吴中孚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9, (04) :532-538
[5]   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 [J].
王刚 ;
赵松岭 ;
张鹏云 ;
陈庆诚 .
生态学报, 1984, (02) :1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