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旱季一次典型灰霾过程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55
作者
李菲 [1 ,2 ]
吴兑 [2 ]
谭浩波 [2 ]
毕雪岩 [2 ]
蒋德海 [2 ]
邓涛 [2 ]
陈欢欢 [3 ]
邓雪娇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2]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3] 汕头市气象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典型灰霾过程; 扩散条件; 天气背景; 广州地区; 旱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研究2009年11月广州市气溶胶颗粒物质量浓度(PM10、PM2.5、PM1)、黑碳浓度、散射系数(Scatter)等大气成分要素,以及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及风廓线雷达所探测的风、温、湿等边界层结构,统计分析广州旱季一次典型灰霾过程(2009年11月23—29日)中气溶胶颗粒物及其光学特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配合天气形势背景、边界层结构对其形成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在典型灰霾过程中,黑碳浓度高达58.7μg/m3,散射系数高达1 902.7 Mm-1,PM10浓度高达423.5μg/m3,PM2.5浓度高达355.7μg/m3,PM1浓度高达286.5μg/m3。通过对同期的气象条件分析表明在广州地区旱季,区域性污染过程,特别是灰霾天气的形成具有以下三种气象条件:大气边界层高度较低;高压变性出海的天气形势与之密切相关;在偏东和偏南气流带来的高湿度环境下,气溶胶吸湿增长效应显著,导致出现严重灰霾天气。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Anthropogenic impact on aerosol black carbon mass concentration at a tropical coastal station: A case study[J] . Current Science . 2001 (9)
[12]   北京城市冬季大气污染动力:化学过程区域性三维结构特征 [J].
徐祥德 ;
丁国安 ;
周丽 ;
郑向东 ;
卞林根 ;
邱金恒 ;
杨理权 ;
毛节泰 .
科学通报, 2003, (05) :496-501
[13]   我国大气污染物在排污层的输送特征 [J].
江燕如 ;
梁汉明 ;
高庆先 ;
董保群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6)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