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制度-机制-行动的三维视角

被引:8
作者
彭勃
杨志军
冯执一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发展型公共政策; 地方治理; 政策转型; 治理提升;
D O I
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14.06.00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发展型公共政策取得可观经济增长成绩,同时发展型公共政策又脱嵌于地方治理体系和过程。这种正负效应叠加的现状深刻影响地方治理体系变迁过程。在不改变地方治理格局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公共政策转型和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总的思路是:发展型公共政策最终要服务于地方治理体系;只有通过地方治理体系重塑才能最终纠正发展型公共政策的负面效应。首先要树立从速度效率到均衡并进的国家与社会良性发展格局;其次是要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完善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再次是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从管制走向服务,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最终建立地方治理的协商性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
张晏 ;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16
[2]  
Why is China Different from Eastern Europe? Perspectives from Organization Theory. Yingyi Qian、,Roland,ChenggangXu.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1999
[3]   从“凝闭”走向“参与”——公共事件冲击下的政策体制转向 [J].
彭勃 ;
杨志军 .
探索与争鸣, 2013, (09) :52-56
[4]   参与和协商:地方治理现代化问题 [J].
彭勃 ;
杨志军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3) :20-27
[5]  
Yardstick competition in a feder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J] . Emilie Caldeira. &nbsp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2 (4)
[6]  
共和国经济60年[M]. 人民出版社 , 陈东琪,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