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农村地区耕地流转模式及效益分析——以宁夏原州区为例

被引:5
作者
孙晓一 [1 ,2 ]
徐勇 [1 ]
汤青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耕地流转; 模式; 效益; 宁夏原州区;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6.03.022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耕地流转是我国"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总结国内外耕地流转相关研究成果和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按照耕地经营主体性质归纳了当前黄土高原农村地区耕地流转的主要模式,基于农户家庭收支状况建立了农户家庭收益测算方法,分析了不同耕地流转模式的农民增收效益,并对耕地流转的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前耕地流转在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迅速,有42.5%的农户参与了耕地流转,耕地流转后,农民增收效益显著。不同耕地流转模式的农民增收效益存在明显差异,农业合作社带动模式的农户增收效益最明显,农户家庭收益达12 072.99元;农户自发模式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龙头企业主导模式极大促进了耕地规模经营但农民增收效益有限,而政府引导模式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为均衡。地理环境对黄土高原地区耕地流转模式的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鄱阳湖区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效益流向分析 [J].
吴寒冰 ;
张学玲 ;
蔡海生 ;
钟滨 .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 (23) :219-224
[2]   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076户农户调查 [J].
汤青 ;
徐勇 ;
李扬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2) :161-169
[3]   农地流转中规模经营的适宜度分析——以山东利津县为例 [J].
鲁莎莎 ;
刘彦随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5) :600-606
[4]   农地流转模式的成因、绩效及发展趋势 [J].
曾福生 ;
唐浩 .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0, (01) :29-37
[5]   “反租倒包”农地流转中农户博弈行为特征分析 [J].
王颜齐 ;
郭翔宇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5) :34-44+110
[6]   现行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模式比较及效应评价 [J].
易小燕 ;
陈印军 ;
孙俊立 ;
李伟毅 .
农业科技管理, 2009, 28 (04) :52-55+88
[7]   农地集中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检验 [J].
彭代彦 ;
吴扬杰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4) :17-22
[8]   我国城乡土地流转模式及其一体化研究 [J].
杨伟洪 ;
吴群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3) :112-116
[9]   耕地流转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396户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现状的调研 [J].
陈美球 ;
肖鹤亮 ;
何维佳 ;
邓爱珍 ;
周丙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3) :369-374
[10]   黄土高原中部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J].
徐勇 ;
杨波 ;
汤青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2) :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