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五大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42
作者
彭映辉
简永兴
王建波
倪乐意
不详
机构
[1] 中南林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长沙
[4] 武汉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生植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 长期变化; 围网养殖; 围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湖北省五大湖泊斧头湖、洪湖、梁子湖、长湖和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监测、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本文将断面法与GIS及GPS技术相结合 ,通过野外调查和分析前人的工作 ,揭示了五大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和 5 0余年来的变化 ,探讨了人为干扰强度与多样性丰富程度及丧失程度的关系 ,主要结论是 :(1) 2 0 0 1年斧头湖、洪湖、梁子湖、长湖和西凉湖各分布有水生植物 6 1种、94种、87种、92种和 77种 ,种数 /面积比值以重度干扰的斧头湖和洪湖最小 (分别为 0 .5 3与 0 .2 7种 /km2 ) ,以轻度干扰的西凉湖最大 (1.0 7种 /km2 )。 (2 )斧头湖、洪湖、梁子湖、长湖与西凉湖现各有水生植物群丛类型 5、5、12、12和 13个 ,植被覆盖率分别是 16 .30 %、16 .4 3%、32 .5 6 %、4 5 .16 %和 6 2 .0 4 % ,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 (鲜重 )分别为 2 99.0g/m2 、76 4 .2g/m2 、80 8.6g/m2 、10 39.1g/m2 和1719.8g/m2 。(3)近 5 0余年来斧头湖、洪湖、梁子湖、长湖和西凉湖水生植被分布区严重缩小、覆盖率显著下降、生物量极大降低 ,分别有 9、8、5、3和 1种水生植物消失 ,消失的水生植物群丛类型数各为 7、8、4、2和 1个。 (4 )多样性的丰富程度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强而下降 ,多样性的丧失程度随干扰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64 / 4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Plant community dynamics in a chain of lakes: principal factors in the decline of rooted macrophytes with eutrophication[J] . R. Anton Hough,Mark D. Fornwall,Brian J. Negele,Robert L. Thompson,David A. Putt. &nbspHydrobiologia . 1989 (3)
[2]  
植物群落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伯荪 编, 1987
[3]   武昌东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及其在渔业上的合理利用问题 [J].
陈洪达 ;
何楚华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5, (03) :410-420
[4]   长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研究 [J].
冯灿 ;
王学雷 ;
王增学 ;
班继德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9, (02) :123-130
[5]   斧头湖挺水植被的群落学研究——Ⅰ.菰群落(Com.Zizania latifolia)的结构 [J].
李伟 ;
周进 ;
王徽勤 ;
钟扬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2, (02) :109-116
[6]  
斧头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J]. 李伟. 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S2)
[7]   梁子湖水生植被 [J].
王卫民,杨干荣,樊启学,张家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81-290
[8]  
湖北斧头湖浮叶水生植物群落学研究I.菱群落的结构[J]. 陈家宽,周进. 水生生物学报. 1995(01)
[9]  
湖北斧头湖浮叶水生植物群落学研究──Ⅱ.荇菜群落的结构[J]. 周进,陈家宽. 水生生物学报. 1996(01)
[10]   洪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 [J].
李伟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7, (02) :1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