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力稻田晚稻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15
作者
周江明 [1 ]
姜家彪 [1 ]
姜新有 [1 ]
詹丽钏 [2 ]
机构
[1] 浙江省江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 浙江省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土壤背景氮; 晚稻; 水肥管理; 氮肥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不同土壤背景氮稻田中,采用不同的水氮管理模式,研究了灌水和施氮方式对晚稻的产量、农艺性状、氮肥利用率及节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湿润灌溉技术能使晚稻产量提高5.1%6.5%;土壤氮残留量增加0.4%2.3%;氮肥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分别提高12.6%1~13.4%、0.4%1~9.7%、11.3%9~2.9%,且增幅随着土壤背景氮的上升而提高;节省水资源18.0%3~4.3%。施氮方式上,以氮素基肥∶追肥为50∶50的效果最佳,与农户传统的70∶30比例相比,产量提高0.3%8.9%,并表现出低肥田淹水条件下增幅大,高肥田湿润条件下增幅大的现象;氮肥利用率虽都有一定的提高,但除低肥田外,中、高肥田中差异不显著。试验还发现,氮肥利用率与稻田土壤背景氮呈直线负相关,r=-0.9919;氮肥流失量随着土壤背景氮的增加而上升。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能有效地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并节省灌溉用水。但在土壤高背景氮的稻区,最主要的问题是大量减少氮肥用量,以减少氮素流失,降低氮肥对环境的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我国的农业水资源安全分析 [J].
刘文 ;
彭小波 .
农业经济, 2006, (10) :54-56
[2]   氮肥利用及其提高利用率的途径与方法附视频 [J].
高月亮 ;
华珞 ;
蔡典雄 ;
徐振剑 ;
耿琦鹏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57-61+67
[3]   实地氮肥管理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 [J].
刘立军 ;
徐伟 ;
桑大志 ;
刘翠莲 ;
周家麟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06, (07) :987-994
[4]   蘖穗肥氮素配比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刘建 ;
魏亚凤 ;
徐少安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223-227
[5]   高肥力稻田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氮肥效应和几种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J].
冯涛 ;
杨京平 ;
施宏鑫 ;
郑洪福 ;
孙军华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 (01) :60-64
[6]   土壤背景氮供应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刘立军 ;
徐伟 ;
唐成 ;
王志琴 ;
杨建昌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4) :343-349
[7]   水稻强化栽培不同氮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初探 [J].
潘志高 ;
陈洪坤 ;
寿建尧 ;
金应 .
中国稻米, 2005, (02) :36-36
[8]   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肥料运筹技术的研究 [J].
孟卫东 ;
胡春花 ;
谢良商 ;
王效宁 .
热带农业科学, 2005, (02) :4-7+28
[9]   控释氮肥在淹水稻田土壤上的去向及利用率 [J].
郑圣先 ;
刘德林 ;
聂军 ;
戴平安 ;
肖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2) :137-142
[10]   灌溉模式对稻田氮磷损失及环境影响研究展望 [J].
朱成立 ;
张展羽 .
水资源保护, 2003, (06)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