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利用及其提高利用率的途径与方法附视频

被引:22
作者
高月亮 [1 ]
华珞 [1 ]
蔡典雄 [2 ]
徐振剑 [1 ]
耿琦鹏 [3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重点试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水资源利用室
[3]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氮肥; 利用率; 长效肥料; 途径; 方法;
D O I
10.19789/j.1004-9398.2006.04.013
中图分类号
S143.1 [氮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低下,肥料损失的原因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来研究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包括国内外传统的方法和最新的科技方法.传统的方法注重外在条件的改变,即在施用方法上进行改进;而现在的新科技方法则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肥料本身上,即在肥料中添加新型抑制剂来减缓肥料中氮素的释放速度,以此达到提高其利用率的目的.此种方法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1+67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值得大力推广的大颗粒尿素
    汪利元
    张登奎
    钟远光
    党红
    毕波
    [J]. 四川农业科技, 2004, (12) : 32 - 32
  • [2] 氮肥损失成因及有效利用
    乔峻
    李勇
    李文耀
    [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05) : 38 - 39+44
  • [3] 保氮素肥效试验
    李成彪
    [J]. 青海农技推广, 2004, (02) : 62 - 63
  • [4]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J]. 贺香云,张宇.山西农业. 2003(05)
  • [5] 氮肥利用率的要义及其提高的技术措施
    巨晓棠
    张福锁
    [J]. 科技导报, 2003, (04) : 51 - 54
  • [6] 氮肥流失的危害与应采取的对策
    张玉霞
    白岚
    白宝璋
    [J]. 农业与技术, 2002, (06) : 81 - 83
  • [7]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赵建设
    [J]. 长江蔬菜, 2002, (12) : 19 - 19
  • [8] 长效碳铵肥效及氮素利用率研究初报
    寇俊福
    王定国
    [J]. 甘肃农业科技, 2002, (11) : 38 - 39
  • [9] 强致癌物质——N-亚硝基类化合物
    白岚
    孙国云
    [J]. 农业与技术, 2002, (04) : 98 - 101
  • [10]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彭少兵
    黄见良
    钟旭华
    杨建昌
    王光火
    邹应斌
    张福锁
    朱庆森
    Roland Buresh
    Christian Witt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9) : 1095 -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