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教师与乡土伦理传承

被引:32
作者
任仕君
机构
[1]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乡土伦理; 传承; 困境; 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5.1 [教师状况];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乡土伦理的传承遭遇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城市、农业化与工业化,农村空心化,载体和途径缺乏等困境。传统私塾先生由于知识结构本土化、自身素质高以及安心扎根农村等原因,很好地承担了乡土伦理的守护与传承职责。随着政权下移以及乡村教师国家化、专业化,乡村教师越发难以发挥守护和传承乡土伦理的作用。正确认识学校的文化传承功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素质,开发乡土课程在教学中融入乡土伦理,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是推进乡村教师传承乡土伦理的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当代乡村教师的社会角色困境与公共性的建构 [J].
王勇 .
当代教育科学, 2013, (07) :20-22+56
[2]   论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 [J].
唐松林 ;
丁璐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 12 (01) :52-56
[3]   农村德育的道德价值及其自我建构 [J].
薛晓阳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32 (19) :39-43
[4]   晚清江南儒生阶层与乡村伦理秩序的重建——以余治为中心的教育考察 [J].
尹逊才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 (01) :89-92
[5]   乡村教师疏远乡村的历史社会学解释 [J].
娄立志 ;
张济洲 .
当代教育科学, 2009, (21) :7-9
[7]   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 [J].
刘铁芳 .
探索与争鸣, 2008, (05) :56-60
[8]   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 [J].
申端锋 .
中国老区建设, 2007, (07) :19-20
[9]   乡村文化的危机 [J].
刘铁芳 .
中国老区建设, 2006, (12) :24-25
[10]   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 [J].
刘铁芳 .
书屋, 2006, (10)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