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扰动条件下太湖沉积物的再悬浮特征

被引:21
作者
王鹏 [1 ,2 ]
王胜艳 [2 ]
郝少盼 [2 ]
姚琪 [2 ]
汤露露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浅水湖泊; 风浪扰动; 剪切应力; 悬浮颗粒物; 太湖;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0.03.010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用沉积物再悬浮振荡器在0.20.5 N/m2的切应力和601800 s的持续振荡时间下,对太湖沉积物原状芯样的再悬浮特征开展模拟实验研究,揭示切应力大小和外力作用时间对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振荡初期,上覆水中悬浮物浓度上升速率较快,随振荡时间延长,上升速率减缓,浓度趋于稳定;且浓度上升速率随切应力增加呈显著增大趋势。此外,悬浮物沉降通量随振荡时间而增大,而再悬浮通量呈相反变化趋势,两者的时间变化曲线逐渐接近,最终达到动态平衡。室内模拟试验观测值与太湖现场观测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拟装置能够在室内可控条件下较好地反映太湖沉积物再悬浮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99 / 4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风浪扰动下的太湖悬浮物实验与模拟 [J].
逄勇 ;
庄巍 ;
韩涛 ;
李一平 ;
翟金波 .
环境科学, 2008, (10) :2743-2748
[2]   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的静沉降特征 [J].
陈鋆 ;
高光 ;
李一平 ;
王珂 ;
逢勇 .
湖泊科学, 2006, (05) :528-534
[3]   太湖沉积物再悬浮观测 [J].
胡春华 ;
胡维平 ;
张发兵 ;
胡志新 ;
李香华 ;
陈永根 .
科学通报, 2005, (22) :2541-2545
[4]   水动力作用下太湖底泥起动规律研究 [J].
李一平 ;
逄勇 ;
陈克森 ;
彭进平 ;
丁玲 ;
金鹰 .
水科学进展, 2004, (06) :770-774
[5]   不同水动力扰动下太湖沉积物的悬浮特征 [J].
罗潋葱 ;
秦伯强 ;
胡维平 ;
张发兵 .
湖泊科学, 2004, (03) :273-276
[6]  
Sediment resuspension and light attenuation in Peoria Lake: can macrophytes improve water quality in this shallow system?[J] . William F. James,Elly P. Best,John W. Barko.Hydrobiologia . 2004 (1)
[7]   Exchange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between sediment and water in the Hudson River Estuary [J].
Achman, DR ;
Brownawell, BJ ;
Zhang, LC .
ESTUARIES, 1996, 19 (04) :950-965
[8]  
Distributions of pesticides and organic contaminants between water and suspended sediment, San Francisco Bay, California[J] . Joseph L. Domagalski,Kathryn M. Kuivila.Estuaries . 19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