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的“隐形在场”与基层社会治理——以“后单位社会”为背景

被引:39
作者
田毅鹏 [1 ]
王丽丽 [1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2]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隐形在场; 权力资本; 文化资本; 关系资本; 社区公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单位制消解和社区建设勃兴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体制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构架,单位并没有完全退场,而是以"隐形在场"的形式继续发挥影响。在典型的单位社区场域内,单位的"隐形在场"一般表现为"权力资本"的潜在运行、"文化资本"的历史积淀和"关系资本"的内在延续三种主要形态。可见,在后单位社会来临的背景下,单位元素虽然开始褪色,但仍通过"隐形在场"的方式影响着社区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发展进程,对于新时期社区的公共性建构及其功能发挥,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单位社区而言,如何恰当地处理好"单位"与"社区"之间的关联,成为新时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活动展开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单位人”再组织化:城市社区重建的治理创新——以长春市C社区为例 [J].
芦恒 ;
蔡重阳 .
新视野, 2015, (06) :39-45
[2]   论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 [J].
周旺生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87-94
[3]   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 [J].
孙立平 .
学海, 2001, (04) :93-96+208
[4]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J].
孙立平 .
社会学研究, 1996, (05) :22-32
[5]  
中国和加拿大的社区发展[M]. 民族出版社 , 陈启能,姜〓主编, 2002
[6]  
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匈)玛丽亚·乔纳蒂(MariaCsanadi)著, 2002
[7]  
背叛的政治[M]. 上海三联书店 , 欧阳景根编选, 2002
[8]  
实践与反思[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 1998
[9]  
经济与社会[M]. 商务印书馆 ,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 1997
[10]  
走出“理想”城堡[M]. 海天出版社 , 曹锦清,陈中亚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