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FM网络对黄土高原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分类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凯 [1 ]
刘增文 [2 ,3 ]
李俊 [2 ]
田楠 [1 ]
时腾飞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农业部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环境修复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分类; 养分循环; 自组织映射特征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分类是认识森林生态过程的根本途径,传统的从结构角度对森林生态系统分类只能反映森林的外在特征,而无法从功能角度区别森林的本质差异。通过对黄土高原3个生物气候区18个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特征测算和分析,选取了能全面反映养分的积累和分布(生物量、枯落物积累量、养分积累量)、循环通量(年吸收量、年存留量、年归还量)以及养分循环效率(循环系数、利用系数、养分生产力)等多方面指标作为分类指标体系,利用自组织映射特征网络(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SOFM)聚类方法,从养分循环的角度将黄土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2个一级类型,6个二级类型。该分类结果与实际较符,从而探索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分类方法,也验证了SOFM网络模型应用于森林养分循环分类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红松和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生态学比较研究.[D].尹守东.东北林业大学.2004, 04
[2]  
Nutrient distributions and bio-cycle characteristics in both natural and artificial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forests in hilly loess regions.[J].Xibiao Zhang;Shuxia Zheng;Zhouping Shangguan.Acta Ecologica Sinica.2006, 2
[3]  
The Mineral Nutrition of Wild Plants.[J].F S Chapin.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1980,
[4]   丛枝菌根真菌对紫穗槐固氮能力的影响 [J].
宋福强 ;
孟剑侠 ;
周宏 ;
赵晓娟 ;
冯乐 .
林业科技, 2009, 34 (05) :25-28
[5]   柠条与沙棘共生固氮菌资源特性对比分析 [J].
白建军 ;
史清亮 .
山西农业科学, 2008, (09) :49-52
[6]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乔木植物功能型分类 [J].
胡楠 ;
范玉龙 ;
丁圣彦 ;
卢训令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1104-1115
[7]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生态敏感性分区——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 [J].
蔡博峰 ;
穆彬 ;
方皓 ;
崔艳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8, (04) :375-379
[8]   自组织特征人工神经网络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分类中的应用 [J].
张金屯 ;
杨洪晓 .
生态学报, 2007, (03) :1005-1010
[9]   基于SOFM网络的云南省土地利用程度类型划分研究 [J].
叶敏婷 ;
王仰麟 ;
彭建 ;
吴健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97-105
[10]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养分原理 [J].
刘增文 ;
王乃江 ;
李雅素 ;
吕月玲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 :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