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率泥石流灾害及工程防治

被引:17
作者
王士革
范晓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低频率; 泥石流; 灾害; 工程防治;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6.05.008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重现期>50 a的泥石流被定义为低频率泥石流。低频率泥石流灾害可能发生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并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低频率泥石流灾害具有需要大暴雨、特大暴雨、冰湖或水库(尾矿坝)溃决、火山爆发、冰雪融化、冰崩、雪崩、滑坡、地震等特殊因素激发,危害严重,难于预测预报等特点。低频率泥石流灾害应采取土木工程进行预防性治理,工程设计的要点是,在沟谷中布置坚固的大中型骨干拦挡工程,并保证有充足的拦淤库容。新型拦砂坝设计采用重力式结构,低坝群布置,浆砌石建造,在坝体上设置大孔口,具有工程投资小,就地取材,施工简单,有选择性地拦截泥沙,拦淤库容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适合我国国情。
引用
收藏
页码:562 / 5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及其成因 [J].
谢洪 ;
钟敦伦 ;
韦方强 ;
李泳 ;
马东涛 ;
杨坤 .
山地学报 , 2006, (01) :79-87
[2]   灾害逃生,先知者胜 [J].
王士革 .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5, (07) :8-16
[3]   云南陇川县“2004-07-05”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J].
孟国才 ;
高克昌 ;
王士革 ;
韦方强 ;
陈晓清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 (04) :107-111
[4]   泥石流信息范畴与信息收集 [J].
谢洪 ;
钟敦伦 ;
韦方强 ;
李泳 .
地理科学, 2000, (05) :474-477
[5]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low-frequency debris flow hazards and mitigation strategies.[J].Shige Wang.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5, 1
[6]  
北京山区泥石流.[M].钟敦伦等编著;.商务印书馆.2004,
[7]  
中国泥石流研究.[M].康志成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8]  
山地灾害与山地环境.[M].吕儒仁等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9]  
中国泥石流.[M].唐邦兴主编;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著;.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