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人工红树林湿地小气候效应研究

被引:14
作者
管伟 [1 ]
廖宝文 [1 ]
林梨扬 [2 ]
章家恩 [2 ]
朱可峰 [2 ]
粟娟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
[3] 广州市林业局
关键词
南沙; 红树林; 湿地系统; 小气候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6 [森林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自动气象站定点对比观测的方法对广州南沙区万顷沙镇十九涌内红树林小气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具有良好的遮荫效果,不同季节太阳辐射的日变化格局基本相同,但夏季遮荫效果可以达到64.98%,是其他季节的4倍以上;红树林的保温效果非常显著,秋冬季林内温度变幅小于林外,而春夏季则相反;红树林对提高林带湿度具有显著作用,全年林内空气相对湿度较林外高出5.40%以上;红树林具有很高的防风效应,平均可以降低风速73.92%,其中春夏季的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红树林湿地系统的区域小气候调节作用,并为评价红树林湿地围垦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达里诺尔湿地的小气候特征 [J].
宝日娜 ;
杨泽龙 ;
刘启 ;
李红宾 .
中国农业气象, 2006, (03) :171-174
[2]   沼泽湿地垦殖对土壤碳动态的影响 [J].
张金波 ;
宋长春 ;
杨文燕 .
地理科学, 2006, (03) :340-344
[3]   湿地功能研究进展 [J].
崔丽娟 ;
张曼胤 ;
王义飞 .
世界林业研究, 2006, (03) :18-21
[4]   鄱阳湖湿地环境质量分异及风险表征 [J].
崔丽娟 ;
张曼胤 ;
王义飞 ;
何春光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14-120
[5]   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的小气候效应分析——以长汀河田地区为例 [J].
陈志彪 ;
岳辉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 (01) :17-23
[6]   我国红树林湿地研究进展 [J].
黄初龙 ;
郑伟民 .
湿地科学, 2004, (04) :303-308
[7]   白洋淀芦苇资源及其生态功能与利用 [J].
李建国 ;
李贵宝 ;
刘芳 ;
王殿武 ;
陈桂珅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4, (05) :37-40
[8]   虎林市境内湿地与干地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J].
关克志 ;
赵玉梅 .
黑龙江气象, 2002, (02) :1-2+9
[9]   江汉平原湖区农田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研究 [J].
刘章勇 ;
邱春鹏 .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2, (03) :219-221
[10]   海岸沙地防护林的小气候效应 [J].
谢平 ;
李燕 .
中国沙漠, 2001, (0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