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7年新疆绿洲经济分布格局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仲伍 [1 ,2 ,3 ]
杨德刚 [1 ,2 ]
张小雷 [1 ,2 ]
梁少民 [1 ,2 ]
张月芹 [3 ]
唐宏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马尔科夫链; 俱乐部趋同; 绿洲经济;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新疆绿洲经济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以1949—2007年87个县市人均GDP数据为资料,运用空间概率模型和ArcGIS技术,分析了1949—1978年、1978—1990年、1990—2007年3个阶段新疆绿洲经济分布格局时空演变规律。首先根据人均GDP,把全疆县市分为高水平、中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4类经济发展类型,运用马尔科夫链转移矩阵求出新疆各县市在3个阶段转移概率,用ArcGIS把3个阶段空间转移格局可视化。其次构建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不同背景区域对4类经济发展类型空间转移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①1949—2007年间,以县市为单位的新疆绿洲经济格局空间分布发生了"俱乐部趋同"现象,其中高水平和低水平经济发展类型非常明显,主要动力是新疆绿洲主导经济由原来的农牧业转变成以资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行政、交通为主的第三产业。②4类经济发展类型在3个阶段转移方向不同,计划经济期间表现出中低水平经济发展类型向上转移,区域均衡发展政策起到强大作用。在市场经济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区域倾向于"俱乐部趋同",市场"极化"作用明显。区域转移强度不同,相邻层次水平区域转移明显,"跨层次"转移较弱。③绿洲背景区域作用具有选择性和时效性,在计划经济时期,区域背景对高水平、中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区域保持原状态起到阻碍作用,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对高水平、低水平区域保持原水平起到推动作用,其他规律性不明显。④绿洲经济低水平经济发展类型转移较小,稳定性强,"负马太效应"显著;高水平经济发展类型稳定性差,在不同阶段均发生15%左右的向下转移,表现出经济的脆弱性和低级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24 / 14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域空间结构时空特征研究 [J].
张豫芳 ;
杨德刚 ;
张小雷 ;
邓红涛 .
中国沙漠, 2008, (04) :795-801
[2]   基于ESDA-GIS的新疆县域经济时空差异研究 [J].
陈学刚 ;
杨兆萍 .
测绘科学, 2008, (03) :62-65
[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生态环境效应 [J].
马国军 ;
刘君娣 ;
林栋 ;
陈年来 .
中国沙漠, 2008, (03) :592-597
[4]   干旱区主要陆表过程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J].
王涛 .
中国沙漠, 2007, (05) :711-718
[5]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城市化进程的定量辨识——以甘肃省武威、张掖市为例 [J].
鲍超 ;
方创琳 .
中国沙漠, 2007, (04) :704-710
[6]   新疆人工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演变 [J].
樊自立 ;
艾里西尔 ;
王亚俊 ;
陈亚宁 .
干旱区研究, 2006, (03) :410-418
[7]   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退化分析 [J].
赵翠莲 ;
杨自辉 ;
刘虎俊 ;
俄有浩 .
中国沙漠, 2006, (01) :90-95
[8]   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江苏区域趋同时空演变 [J].
蒲英霞 ;
马荣华 ;
葛莹 ;
黄杏元 .
地理学报, 2005, (05) :817-826
[9]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 [J].
覃成林 .
人文地理, 2004, (03) :36-40
[10]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性研究综述 [J].
吴彤 ;
罗浩 .
当代财经, 2004, (04) :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