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已决事实的预决效力

被引:48
作者
翁晓斌
机构
[1] 浙江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法学博士
关键词
辩论主义; 已决事实; 预决效力;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6.04.015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大陆法系的主流观点和通行制度不承认判决理由具有既判力,说明已决事实不具有预决效力。我国民诉法未明确已决事实是否具有预决效力,不同的司法解释对此问题虽有规定但存在冲突,且都与民诉法基本原则相悖。当前司法实践中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坚持现行民诉法奉行的“实事求是”原则,实行“再审前置”,即在后诉当事人提出足以推翻前诉已决事实的证据情况下,中止后诉审理,待通过再审纠正前诉已决事实后,恢复后诉审理。未来修改后的我国民诉法则应当否定已决事实具有预决效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职权探知主义转向辩论主义的思考 [J].
翁晓斌 .
法学研究, 2005, (04) :51-62
[2]   论判决理由附视频 [J].
何良彬 .
人民司法, 1999, (12) :28-30
[3]   司法认知论 [J].
叶自强 .
法学研究, 1996, (04) :22-36
[4]  
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奥特马·尧厄尼希(OthmarJauernig)著, 2003
[5]  
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 高桥宏志, 2003
[6]  
对抗与判定[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王亚新著, 2002
[7]  
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黄松有主编, 2002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释义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李国光主编, 2002
[9]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 法律出版社 , (日)中村英郎著, 2001
[10]  
民事诉讼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江伟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