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的政治定位与调控中的社会秩序——当代中国警务运行机理的解释框架

被引:65
作者
杨志云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治安政治; 组织技术; 技术治理; 警务;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9.02.003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秩序问题和"稳定的奇迹"激发了学界对国家强制机构的浓厚兴趣。然而,中国警务运行机理的"黑箱"尚未完全打开。针对五个公安部门的访谈表明:执政党对中国式警务的政治属性并不隐晦。社会治安的政治定位使公安部门的地位、编制和经费获得相对倾斜。公安部门则通过动员、整合和渗透等组织技术以及户籍与分类管理、信息技术与网格化管理、目标责任制等技术治理机制支撑"调控中的社会秩序",以回应社会稳定挑战。如是,以"治安的政治定位"和"调控中的社会秩序"为核心的警务运行机理塑造了"中国特色的平安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74+243 +243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1]  
中国公安工作.[M].公安部.群众出版社.2016,
[12]  
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李培林;陈光金;张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3]  
罗干谈政法综治工作.[M].罗干.中国长安出版社.2015,
[14]  
中国公安工作.[M].公安部办公厅; 编.群众出版社.2015,
[15]  
警力论.[M].魏永忠.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16]  
中国十亿城民.[M].米勒.鹭江出版社.2014,
[17]  
公安警务保障创新论.[M].贺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
[18]  
当代中国警政与现代国家成长.[M].陆永.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19]  
大变革大发展时代的人民信访.[M].张恩玺; 著.人民出版社.2013,
[20]  
Coercive Capacity and the Durabilit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State..Wang; Y;.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2014, 01